遮了脸,轻移莲步,款款的退了出去。
一出书房门,秦可卿心里颇为纳闷,看样子,那位便是父亲新近结交的好友,寧国府的贾珍贾大爷了。
他相看我,是为了给他儿子找媳妇,可他刚才看我的眼神,怎么怪怪的
就像是话本里说的,那些色中饿鬼一般。
想至此处,秦可卿自嘲一笑,心说自己这是瞎想什么呢
堂堂寧国府之主,更是整个贾氏宗族的族长,自然是一位道德长者,她这样揣测长辈,简直是太不应该了。
贾珍与秦邦业,二人达成口头约定之后,便急匆匆回家,准备三媒六聘,想著明儿一大早,便让媒婆去秦家,早早的定下这桩婚事。
再说戴权,自从那一日,李崇决定等朝政稳定之后,便收拾贾赦和贾珍,也是从那一日开始,戴权便命东厂番子盯著贾赦和贾珍,防备他们又搞出別的事情来。
这一日,东厂番子来报,说贾珍最近与工部营司郎中秦邦业相交甚密,今儿从秦家回去之后,便张罗著找媒婆,说要去秦家提亲。
贾珍的好色,以及他的为人,在勛贵圈子里,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傢伙都知道,他要是突然对一个人变得很殷勤,多半是看上此人家里的女人了。
就像原著里明文写著的,薛蟠和贾珍关係极好,亲王用的橘木棺材,几千两银子都买不来的宝贝,薛蟠大手一挥,说送便送给贾珍了。
而他俩关係好成这样,薛蟠却不敢让贾珍看见香菱,和他妹子薛宝釵,生怕贾珍这个老色鬼,起了色心,勾引不成便那个啥。
勛贵圈里知道的事情,戴权自然知道,他猛地想起前些日子,皇帝突然好没来由,问起了秦邦业的女儿秦可卿。
戴权心中大惊,连忙將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大事,去武英殿稟告给了皇帝。
李崇听完戴权所述,心里好生奇怪,那天因为王熙凤整顿掖庭的举措,和原著里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协理寧国府之时的举措,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而朕想到了秦可卿,只是隨口问了一句罢了,怎么你会如此上心呢
你不会是以为,朕看上秦可卿了吧
朕都没见过秦可卿,她长什么模样,朕都不知道。
算了,累了,懒得解释了。
对於秦可卿的悲惨命运,李崇多多少少是有些同情的。
她若是嫁到贾家,日日被贾珍父子轮番淫辱,然后淫丧天香楼,说实话,李崇心里也不是很落忍。
算了,权当做件好事,救你一命吧!
李崇吩咐道:“戴大档,让汪安去秦家传旨,送秦可卿进宫。”
说罢,李崇便拿起硃笔,继续批阅摺子,浑然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再说贾珍,他从秦家回来之后,便找来儿子贾蓉。
一见面,贾珍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劈头盖脸的把贾蓉给骂了一顿。
日常骂完贾蓉之后,贾珍这才將他和秦邦业说好了,將秦可卿许配给贾蓉的事情说了一遍。
贾蓉一听,顿时心生恶寒,一个劲的直犯噁心。
他老子是个什么人性,满四九城谁不知道。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这话反过来说也行。
贾珍是个什么德行,他这个儿子,知道的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
而且这些日子以来,贾珍閒没事便往秦家跑,在整个寧国府,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贾蓉很想朝他老子脸上唻一口,问问他老子:你到底是给我娶媳妇,还是给你娶媳妇呢
但贾蓉歷来畏惧贾珍,这句话他最多也就只能在心里想想,让他当面性逆贾珍,就算再借给他十八颗胆子,他打死都不敢。
贾蓉心里怒火万丈,又万分委屈,可他还得装出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感谢贾珍给他找的这门好亲事,感谢他老子,即將给他戴上一顶绿帽子。
第二日一大早,贾珍便急不可耐的,命媒婆前去秦家提亲。
结果,媒婆带回来的不是喜讯,而是天大的噩耗,
昨夜,皇帝突然下旨,竟然將秦可卿给召进宫了。
贾珍听闻此事,如遭五雷轰顶,脚下一软,险些栽倒在地。
而贾蓉,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早已经乐开了。
他看著如丧考姚的父亲,心里连连大骂。
活该,哈哈,活该!
想给我戴绿帽子,哈哈,没门!
贾蓉想著,为了庆祝这件天大的喜事,说不得他得去,勾引勾引佩凤和偕弯,给他老子也戴上一顶绿帽子。
心心念念的美人,被狗皇帝给抢了去,贾珍怒不可遏,在心里连连痛骂。
大概意思就是说,皇帝年仅十岁,便如此好色,昏君,这他娘的就是个昏君啊!
王子腾咋就没把你个狗皇帝给弄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