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字,掷地有声,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沈善登就是要通过《督公》,构建一套全新的标准!
他要重塑观众的审美期待,本土故事与英雄也可以如此热血!
他要为产业指明道路,塑造行业的标准,类型化、工业化、本土化,这才是康庄大道!
他要完成文化上的拨乱反正,用《督公》的现象级成功,彻底压倒《造孽》那套扭曲叙事,捍卫历史的尊严!
最重要的是关于未来,通过巨大的市场利益和名垂青史的号召力,成为一颗不灭的太阳,照亮一条清晰可见的道路!
沈善登不只是对《造孽》敲骨吸髓完全榨干,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是如此!
他要让《督公》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要化为一柄开锋的巨斧,劈开陈旧范式的沉重枷锁,发出一声响彻云霄的龙吟!
宣告着中国武侠史诗,乃至整个本土商业大片,迎来了一个由自己制定规则、自己定义标准的全新时代!
重塑标准!
建立一套新语法,新标准,甚至是一座不可撼动的新丰碑!
柴菁听着这平静,但在她耳中近乎咆哮的宣言,内心感到一阵冰冷、疏离和厌烦。
为什么总是这些宏大的东西
为什么不能多关注具体的、个体的尊严与痛苦
她忍不住打断这激情的洪流,抛出一个高级感的问题:“沈导,你有没有考虑过,文化出海让我们的电影走向世界”
沈善登直视柴菁:“我就要问了中国观众,算不算人”
“啊”柴菁彻底懵了。
沈善登给出详实的数据:“《督公》接近四亿的票房背后,是几百万、上千万的中国观众!是他们用自己辛苦工作挣来的钱,一张一张票买出来的!是他们选择了《督公》!”
“他们的选择,不值一提吗他们的情感需求,无足轻重吗”
沈善登重复道:“我就要问了,中国观众,算不算人”
柴菁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无法回答“不算”。
她的逻辑,在数字面前,在沈善登更为缜密的逻辑面前,被完全彻底的碾压了!
柴菁忽然想起,沈善登本科是土木工程专业。
沈善登坚定道:“观众的选择,就是最大的价值!他们愿意为好听的、好看的中国电影买单,这就是我们未来创作最大的底气!”
“《督公》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会用更工业化的方式,去拍《嘉靖》,去拍《锦衣卫》,去打造一个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电影宇宙!因为中国的观众,值得!”
访谈到这里,其实已经结束了。
柴菁后续的总结显得仓促而无力,完全被沈善登逻辑所吊打。
录制指示灯熄灭的瞬间,演播室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不少工作人员听得心潮澎湃,忍不住用力鼓掌。
制片主任激动地走上前,和沈善登握手:“沈导!精彩!太精彩了!你的观点,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热血沸腾!”
他想进步了!
沈善登笑着转向脸色不太好看的柴菁,主动伸出手:“柴记者的提问很有深度,很真实,很尖锐,但确实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谢谢你!”
“.”
沈善登那真诚的笑容,在柴菁眼中无比虚伪,胸口发闷,却不得不笑着道:“不客气。”
这时,旁边的马有德恰到好处地提醒道:“老板,我们‘督公电影宇宙’的前期宣发已经启动了。要不,过几天你就基于今天采访的核心内容,写一篇雄文肯定能引发巨大讨论。”
沈善登恍然大悟般,却摆摆手:“还是等节目播出之后吧,也是对节目的一个宣传和呼应。”
马有德立刻点头,对着制片主任笑道:“我们老板现在影响力巨大,这篇文发出去,肯定能给咱们节目带来更多关注和热度。”
制片主任也是人精,哪能听不懂这话里的意思,这是在暗示后期剪辑呢!
如果节目播出时剪辑不当,扭曲了沈善登的原意引发争议,那沈善登这边反手一篇雄文,受损的可是节目的公信力!
“当然!我们是双赢!”制片主任立刻表态,笑容满面:“沈导这篇专访,非常成功!内容扎实,观点鲜明,绝对是近期最精彩的一期!”
柴菁略带委屈地低声对沈善登说:“沈导,你很厉害,到处给我挖坑。”
“挖坑有吗”沈善登一脸无辜,反问:“我还觉得采访氛围很友好呢可能是我的表达方式比较直接吧。”
问就是《没注意》、《我以为是友好交流》、《和我的宏大蓝图说去吧》、《我们都很委屈》、《你为什么也委屈了》。
柴菁彻底无奈,这家伙简直油盐不进,滑不留手。
采访结束后,柴菁独自去了洗手间,关上门,拨通了一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