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整个五组就彻底热闹了起来。
李云峰没去跟着接亲。
那活有他老爹和他那几个刚来的大舅哥呢。
他们是男方家的主要亲属得出面。
他就留在食堂这边跟毛驴子二愣子他们,一起张罗着酒席的事。
现在是春尾了天气也暖和了,外头不冷。
所以,这次的酒席,就直接摆在了食堂的大院里头。
家家户户的,都把自家的桌子、板凳给搬了出来。
没多大功夫,院子里头就摆了二三十张桌子,八仙桌、长条桌,啥样的都有。
虽然看着有点乱,但那气氛是真热闹。
村里面的妇女们也都自发地过来帮忙了。
王春花和丈母娘现在是总指挥,俩亲家母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哎,刘家嫂子,你带几个人去洗菜!”
“王大妈,你和面,今天咱们蒸白面馒头!”
洗菜的、切菜的、烧火的,一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二愣子作为今天的大厨,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那头二百来斤的大肥猪,已经被村里几个手脚麻利的汉子给放倒、收拾干净了。
猪头、猪蹄、下水,都分门别类地放好。五花肉、里脊肉,也都切成了大块。
那四十只大白鹅,也都被褪了毛,开膛破肚了。
院子里头,临时用石头和泥巴,搭起了好几个大灶台。
上面架着好几口大铁锅。
一口锅里头,炖着酸菜白肉。
那酸菜,是去年冬天自家腌的,酸爽得很。
白肉,就是那带皮的五花三层,切成大片,跟酸菜一起炖肥而不腻,光是闻着味儿就让人流口水。
一口锅里头炖着铁锅炖大鹅。
那大鹅,肉厚,有嚼劲。
配上土豆、粉条,再放上大酱、葱姜蒜,用大柴火那么一炖,香气能飘出二里地去。
还有一口锅,就专门煮着猪头肉和猪下水。
等煮熟了,捞出来切成片用蒜酱那么一拌,就是一道绝佳的下酒菜。
那香味儿把村里的小孩都给馋哭了,一个个都围着锅台,伸长了脖子往里瞅,哈喇子都快流到地上了。
到了中午村口那边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来了!接亲的队伍回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
整个院子里头都沸腾了。
李云峰的小舅子,穿着一身借来的蓝色中山装,胸前还戴着个大红花,虽然衣服有点不合身,但人显得精神抖擞。
他领着他那同样穿着新衣裳的媳妇翠花,在一帮人的簇拥下,满脸通红地走了进来。
“开席喽——!”
李云峰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大家伙立马就都找地方坐了下来。
很快,一盆盆热气腾腾的硬菜,就跟流水似的端上了桌。
大盆的酸菜炖白肉,肉片肥瘦相间,看着就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