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女生同人 > 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 第314章 宫廷密谋

第314章 宫廷密谋(1 / 2)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996的福报从每天100万开始 综武:憧憬成为幕后黑手 浑元仙宗 美漫救世主?我是亚空间邪神! 箱子里的战锤40K 梦境穿越时 刷出的随身老爷爷都大有问题 望仙大陆 美食的俘虏之绝代盛宴 养乖反派崽后,我兽世躺赢了

现在整个皇宫都在杨家军控制下。侍卫是杨家军的人,太监宫女也都被收买了。

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

宋理宗感觉自己现在就像是汉献帝,是一只被软禁起来的金丝雀,太悲惨了!

有一次他偷偷写密信想联系外面的“忠臣”,结果信刚送出去就被截获了。

从那以后,他的活动范围更小了,连御花园都不能随便去。

虽然皇宫和朝堂被杨家军控制了,但暗地里还是有不少风波。

一些忠于宋理宗的大臣,暗中串联,想救皇帝。

其中就包括贾贵妃的弟弟贾似道!

贾似道之前深得宋理宗宠信,被宋理宗封为枢密使兼水军大都督,沿江招讨使,赐尚方宝剑,前往建康指挥建康水师迎战杨家军。

自从上次建康水战被打败后,贾似道就跑的杳无音信。

后来才知道,原来贾似道早就跑回临安。

因为他打了大败仗,又临阵逃跑,他怕被皇帝怪罪,所以根本不敢出来,只在临安一处民宅中躲藏。

如今整个皇宫和朝廷都被杨家军控制,贾似道又活跃起来。

他心想临安虽然被杨家军控制了,但只要自己把宋理宗救出来,然后带他逃出临安,去南方的其他城市建都,那自己就立下大功了。

到时候就说杨建国想要篡位,自己冒着生命危险将皇帝救出,到时振臂一呼,号召天下兵马起兵勤王,灭了杨家军,凭借自己的功劳,宋理宗肯定封自己当宰相。

贾似道越长越兴奋,他知道如今的吏部侍郎李纲是宋理宗的亲信,自己联合他,或许可以成功将宋理宗从皇宫救出。

这天深夜,贾似道悄悄来到李纲府上。

为了不引人注意,他特意换了一身普通商人的衣服,从后门进入。

李纲见到贾似道,大吃一惊:“贾大人?您...您不是死在建康了吗……”

贾似道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李大人,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李纲会意,连忙将贾似道引到书房,又命心腹家丁在门外把守。

一进书房,贾似道就迫不及待地说:“李大人,我没死,建康水战后我就逃回临安,一直躲起来了。如今朝中局势,您也看到了。杨建国狼子野心,陛下危在旦夕啊!”

李纲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呢。可是现在临安城内外都是杨家军,我们又能如何?”

贾似道凑近些,声音压得更低:“我有个计划。只要能把陛下救出临安,南下福州,另立朝廷,到时候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未必不能扭转乾坤!”

李纲闻言,眼睛一亮,他是宋理宗的心腹,如果能把宋理宗成功救出来,那功劳可是不小,今后荣华富贵不愁了!

但随即眼神又黯淡下来:“谈何容易。皇宫守卫森严,陛下身边时刻有杨家军的人监视,如何救得出来?”

贾似道从怀中取出一张草图:“这是我这些日子暗中绘制的皇宫地图。我姐姐贾贵妃在宫中,可以里应外合。”

他指着地图说:“每月十五,宫中会运送杂物出宫。我们可以让陛下混在杂役中出来。”

李纲仔细看着地图,眉头紧锁:“这太冒险了。万一被发现...”

贾似道急切地说:“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陛下受辱,看着大宋江山易主吗?”

李纲在房中踱步,内心挣扎。他知道这个计划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不仅自己性命不保,还会连累家人。

但看到如今朝廷的局势每天都变化巨大,每天都会有杨家军的人被提拔上来,旧的势力或是被贬,或是被审判。

自己作为宋理宗的心腹,这是满朝皆知的事情,这样下去过不了多久自己也会被贬,甚至下大狱。

如今之计,唯有将宋理宗从临安救出来,重新建立朝廷,才能保住性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想到自己的处境,想到杨建国日益膨胀的权势,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好!我跟你干!”李纲握紧拳头,“不过光靠我们两个还不够,还需要更多人手。”

贾似道点头:“这个我已有安排。朝廷中还有我的几个旧部,都是忠心可靠的,可以调动约二百人。只是武器装备不足...”

李纲想了想:“我府上有三十名家丁,都是好手。武器我可以想办法从兵部弄一些,虽然现在兵部也被杨家军控制了,但我还有些门路。”

两人又详细商议了计划的各个环节,直到天快亮时,贾似道才悄悄离去。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切早已被杨家军的眼线看在眼里。

第二天一早,负责整个临安和皇城安全的刘老屁就收到了密报。

“营长,昨夜贾似道潜入李纲府上,密谈至四更方散。”

杨建国率领大军离开临安,留下一些人马给刘老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三国之再世诸葛 你不是笔直笔直的天后吗? 娘子—媚乱天下 我去明末救义士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