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不敢言语,李景隆心中一沉,感觉有些不太对劲。
“孤有些不明白!”
太子怒视满朝文武,厉声道:“父皇自继位至今已有三十载,新政过后,百姓的日子比以往好多数倍,即使数次战争,修运河,建新都,也从未向百姓多征一粒粮食的税,也从未发生乡民造反之事,如今孤监国大半年,造反之事,连出三起,谁能告诉孤,这是为什么?”
太子不恼火都怪了,他爹临走前把朝廷都交给他这个太子了,可以说是完全放权了,结果呢?
结果有人造反了!
如此一次也就罢了,连续三次有人造反,这不是给他这个太子上眼药吗,他爹回来要不骂他,那都不是永兴皇帝了。
“殿下!”
杨士奇出班说道:“今年闽浙赣三地,皆有蝗灾,旱灾,加上陛下收复西南半岛,征调大量劳役,这才导致有人铤而走险,聚众叛乱……”
太子瞪着他说道:“旱蝗水灾,又不是头一次回发生,哪年朝廷没有赈灾,仗也不是第一次打,哪一回没有征调劳役,为何偏偏孤监国这几个月都冒出来了,什么意思?”
杨士奇继续说道:“今年灾情不断,加上朝廷收复西南半岛征调的兵马和劳役实在太多……”
朱允熥打断他的话,反问道:“你的意思是,三次民变,都是陛下出征造成的?”
杨士奇拱手道:“臣绝无此意!”
“那你是什么意思?”
朱允熥不间断的问道:“三次民变,地方官员都在干什么,卫所兵马为何不立即平叛?”
杨士奇苦着脸说道:“兵马都被抽调去了西南,地方卫所无力抵抗乱民啊!”
“别吵了!”
太子呵斥一声,头疼不已,出了这么大的事,不管是什么原因,等他父皇回来,这顿骂是跑不了。
“父皇可知道这些事?”
“回殿下,已经将奏本加急送到西南半岛的清迈,想必此时陛下已经知道了!
太子心中咯噔一声,有些慌了!
“殿下,叛乱越来越多,此事绝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更不能等到陛下来处理,当速速出兵,剿灭叛乱!”
事情出了,肯定是要先把事解决好,而且造反叛乱这种,怎么能等着皇帝回来擦屁股,那就晚了。
“谁可挂帅平叛?”
太子话音落下,杨士奇立马说道:“能征善战者之勋贵大将,皆不在京,若是从别的地方抽调,又会耽误平叛战事,实在为难……”
皇帝把京城能打的人全都调去了西南半岛,五军都督府都快没人了,剩下的勋贵老的老,小的小,哪里还能找出平叛的人。
“殿下,臣举荐一人!”
大理寺少卿黄淮站了出来,拱手道:“已故岐阳王之子,大明太子太傅,五军都督府代大都督,辅政首臣,世袭罔替曹国公!”
“曹国公精通兵法,熟悉军事,弓马娴熟,在五军都督府任职多年,此次出征平叛,最为合适!”
吏部侍郎蹇义趁机说道:“此次出征平叛,非曹国公莫属!”
解缙跳出来拱手道:“臣附议!”
李景隆愣住了,回头看着文官们那些嘴脸,做着骂人的口型。
“我日你们八辈子祖宗……搞了半天,搁这等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