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方集结兵力。
如今,所有的人族地界,几乎都已经被诸国占领,赵国向南方集结兵力,就是在表明態度。
不过这当然是不够的。
再三百年后,赵廷会正式向炎国开战。
炎国灭了北国后,势力范围与赵国接壤,双方可直接开战。
也就是说,前后共四百年时间,容赵廷做准备。
四百年后,也是赵国与乾国正式结盟的时候。
到时,若是赵国不向炎国开战,那便是乾国向赵国开战,不会再有丝毫的商谈。
姚光孝可以直接代表大乾,这一天、跟赵国正式完成了约定。
他也再次见了赵尹。
仿佛那一日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二人相谈甚欢。
两日后,姚光孝带著使节团返回大乾。
回到大乾后,立即当面向明古匯报了一遍。
明古、刘书温等人都很满意。
能不跟赵国开战,他们就是偏向於不开战的。
灭赵国虽不太难,可还有阴、蒙二国在,大乾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敌人,也不是赵国。
付出一些代价,帮助赵国南下,將其打发走,且能缠著炎国,对大乾而言,是最佳的选择。
“那就且再等四百年,看赵尹究竟老不老实”明古开口,定下了四百年的等待。
“是。”
最后,姚光孝思一下,颇显意味深长的道:“陛下,此去赵国,臣还发现了一事,或许是对付赵国的一把利器。”
“噢”眾人皆好奇,纷纷看向姚光孝。
“陛下,赵国虽立有太子,是赵尹亲子,但国內真正的第二人,却是在赵国中贤名极盛的赵义。
当赵尹亲自领兵在外时,执掌国运的、便是赵义。”姚光孝妖异的笑容,更浓郁了几分。
给眾人时间思索一下后,接著篤定道:“而臣与赵义接触数次后,臣敢肯定,赵义心中绝不甘寂寞。
这位贤王,心中藏的、是汹汹的野心。”
大乾君臣目光闪烁,皆明白了姚光孝的意思。
內起萧墙之祸!
若真是如此,倒的確是对付赵国最大的利器。
“此事就交给姚卿你,不妨多与这赵义联繫一二,有任何事、你自己决断。”明古不多犹豫,直接道。
“是,臣明白。”姚光孝应道。
他特意说出此点,为的便是如此。
如果赵国老实也就罢了,大乾当做不知道。
如果赵国不老实,双方开战,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上。
接下来的百年內,依旧是诸国关注的赵国,明面上没有任何动静。
只是在暗处,默默的准备著。
百年之期到,赵国也没有什么正式的宣告,只是暗中往南方集结军队。
同时,在大乾的牵线下,开始与东南部的七国联盟联繫上了。
双方一个刻意交好,想藉助他们的力量先灭了炎国。
一个正在炎国的强势下,惶恐不安。
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双向奔赴,立即展开深层次的商谈。
赵国往南部集结兵力的举动虽然刻意隱匿,但诸国的目光此时都正集中在赵国身上。
一百余年后,就被最为警惕的炎国发现了。
黎国惊怒,毫不犹豫的开始大规模向北部集结兵力。
这也第一时间惊动了早有预防的赵国,赵尹的確称得上雄才大略。
他极为果断的放弃了四百年之约,直接亲自率领大军动手。
仗著早了两百多年的准备,他带领著五千亿大军,攻进炎国的势力范围,势不可挡。
后方的增兵,也迅速增多。
一时间,炎国北方的势力范围快速后退,直到炎国大將军吴起,亲率数千亿大军北上,方才稳住阵线。
赵国这一举动、选择,让诸国更为瞩目。
大半都是失望的。
他们更希望赵国去对付乾国,如漆、盛、命、阴、蒙等等。
或者是对付宇国,如宙、光等。
可惜了。
一边可惜,如阴、蒙二国也没有放弃,派出使节团前往赵国,试图劝说赵廷。
最为满意的,当然是大乾和七国联盟了。
见赵廷老实,大乾给了赵国更多一点的甜头,与其商议后、直接宣布两国结盟的消息,表示对赵国的支持。
气氛这些年愈发压抑的七国联盟,士气大振,也宣布了与赵国结盟。
八国联盟共同对付炎国。
且付出真实行动,加大了对蜀国的压迫。
就连最南方的司国,也像是抓住了机会,加大对宋国的攻伐。
短短的时间內,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