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来。
就此,最赶的一段时间算是过去。
隨后的种种战果消化,就需要大量的时间了。
就在大乾最赶时间的十几年间,诸国之间的大战、真正达到了一个巔峰。
蒙国出动的大军,已经达到七千亿这个规模,且还在增加。
阴国出动的大军,也达到了六千亿,同样在不断增加。
武国依旧是之前的战略,对阴国採取防守,对蒙国採取攻势、以伤换伤。
在北方,常玉带领的武军,也达到了七千亿规模,只是质量不可避免的有所降低。
南方,则是不到五千亿,採取守势。
到了此时,武国已经真正进入了穷兵武阶段。
打的越久,发展变强速度就越慢,直至变为倒退。
宙国和漆国之间的大战,更为激烈。
双方大军都达到了八千亿规模,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以两国的体量、国力,倒是还没有进入穷兵武阶段,但再长时间打下去,必然会进入。
盛国和光国的大战,也不多让。
且双方大军的规模更大,达到了一万亿。
这是光国只有一位兵道第七境,担心遇到蛮国的遭遇,所以几乎疯狂的增兵。
短短十几年,便增兵至此。
盛国只能跟著增兵。
加上两国外敌几乎没有,自然安心的爆兵,所以就成了这样。
光军虽仍不是盛军对手,总体是节节后退。
可两国之间,也算是进入了消耗战。
以两国的国力,即便这样打下去,也能支撑不短的时间,才会进入穷兵武阶段。
东南部,炎国像是不再顾虑那么多。
兵道第七境的耿拿亲自出马,带领著大军打的燕国军队节节败退,直逼其都城。
诸国联盟愈发急切,国战之战似乎一触即发。
西南部。
楚、匈等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往边界集结兵力,直指命国。
命廷没再有丝毫退让,不得不加快速度的命廷,正筹谋著儘快灭掉楚、匈等国。
北方对宙国的攻伐,因此不得不再次放缓。
倒是宇国,加快了对宙国的攻伐。
可没有第二位兵道第七境的宇国,攻伐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
赵国、司国继续各自攻打著眼前的敌人,大军规模相继扩张到了五千亿左右。
在这种战火连天的情况下,几千年时间煎熬般的渡过。
洪武三十三元六万七千五百余年。
人族东南部。
“轰!!!”
震天动地的力量碰撞,惊动了整个人族疆域的诸强大神王朝。
一道道目光相继投过去,处於闭关状態的明古,也只是晚了半息而已。
这一看,不禁露出看热闹的意味。
东南部终於开启了国运之战,且是围攻的国运之战。
炎国兵道第七境出动,燕国即便有诸盟国相助,也是挡不住的。
短短几千年,便被彻底击溃,炎国大军一路占领势力范围,於此时抵达了燕国国土之外,直指燕国国都。
到了这等生死存亡之际,燕国当然再也无法顾忌什么,燕帝直接动用国运,意图击退炎军。
炎帝圣光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亲自出手。
他这一出手,一击便打的燕国国运之海颤抖,几乎崩溃。
可也引爆了整个东南部的局势。
曹、孙、前、北等八大同盟国,纷纷出手,一共九股国运呈联合之势,向炎国压迫而去。
帮助炎国的,只有蜀国。
可蜀国的国运之力,在九大同盟国之中,属於后几名的层次,看上去作用不是多大。
九对二。
一共十一股最弱也在近千万界的爆发力量,在人族疆域东南部,捲起无尽的风云,隔空对峙。
沉重压抑的气氛,几乎让整个东南部,都在瑟瑟发抖。
诸国的目光,愈发凝重中、带著几分期待。
打起来,彻底拼个你死我活。
这正是诸国中,除了命国、宋国之外,所有运朝想看到的场景。
“圣光,你真的要赶尽杀绝”曹国、魏武帝沉声喝道。
他不想跟炎国开启国运之战,即便九大运朝联手,他也不想。
但他更不能看到燕国被灭。
否则迟早会轮到他。
“圣光、你炎国之军就此退去,今日之事作罢。”前国符坚肃然道。
其余几大同盟国默不作声,表示赞同。
谁都不想开启国运之战。
真的打起来,便是他们九国联手,最好的情况也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