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显负责了。
安静数息,刘书温正色道:“陛下,臣以为诸子入世、择运朝而入,是诸子主动挑选运朝,在暗处观看运朝的情况。
若是不心仪的运朝,诸子恐怕不会现身的。
即便被我们强行找到,也是不美。
而若是遇到心仪的运朝,诸子定会主动露出踪跡现身。
所以臣认为,我大乾现在不妨將自己该做的、做到最好,以此吸引诸子入我大乾。
待心仪我大乾的诸子现身,我大乾再展现诚意。”
刘书温的话,避开了明古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將选择交给了诸子。
哪位诸子心仪大乾,愿意现身,我大乾就去拉拢哪位诸子。
而不是直接明晃晃的寻找哪一位诸子拉拢,那样影响太大,內部其它文道各家都会难受,不利於內部团结稳定。
“刘卿所言甚是。”明古沉吟后,点头道。
是他此次话语有些直接了。
的確不应该明確表露。
不过他心里还是没有放下那个问题,也有了答案。
诸子的份量是不同的,对大乾的帮助更是不同的。
如果有可能,他还是更希望拉那几位诸子入乾。
没有著急,君臣正式定下按照刘书温所说的来。
明古还让御史台提前展开大清理,不必大动干戈,但要加紧监察。
內阁也要监督各部各司、不能在这个时候丟脸。
让眾臣退下,不一会、姚光孝来了。
“陛下。”姚光孝恭敬行礼道。
“你对此事怎么看”明古直接问道。
“陛下、臣认为,诸子也是有轻有重,对我大乾益处更大的,当加大拉拢,暗中寻找。”姚光孝似早就做好了准备,毫不顾忌道。
“嗯。”明古满意地点头,“那你认为、哪些诸子对我大乾,更有益处”
“老子等道家诸子、墨子、农家诸子、公输子、韩非子、儒家诸子、孙子。”姚光孝定声道。
“呵。”明古露出笑容,虽没有说什么,但意思是肯定的,说的不错。
“刘相说的对,此事不能大张旗鼓的主动去寻找,当做好自己、吸引诸子前来。”
明古说了一句,隨后话语一转:“不过,有些事、我大乾也应该主动去爭取一二。
2
“臣认为陛下所言甚是。”姚光孝表示赞同:“诸子观看各国,难免会有同样心仪的,从而犹豫不决。
若是我大乾主动出手,定能占得几分先机。”
顿了下,又道:“不过想要暗中寻找诸子的踪跡,確是不容易。
诸子乃是百家领袖,因果深厚,想要用推测寻找,恐要集中不少力量。”
“你去找刘相、看看他的意见,若是愿意,钦天监全力配合你们。”明古吩附道。
若论占卜推算之道,大乾以刘书温、姚光孝、和钦天监为首。
“是,臣明白。”姚光孝应道。
没有再多说,姚光孝退下去行动了。
明古略有些不自然,刚刚那番话、可谓是多年以来,少有的遮遮掩掩不痛快了。
但没办法,他威望再高,在这件事情上也不能明確表態。
否则就真的不利於团结、稳定了。
就是那番话、也就好在姚光孝面前说,因为姚光孝根本不在乎什么各家各派。
什么道、儒、墨家的,只要不影响他的大志就行了。
哪怕他学了各家的道,他也不在乎那些老祖宗。
离经叛道说他,也不为过。
这点上,內阁中谁都比不上,
(谢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