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想成为一位真正的大乾人了。
不过事关重大,这些权贵们都没有著急,看看再说。
这一座座的使节馆,在八百多座藩属国內拔地而起,很快便搅动了风云。
一位位使节们,除了大南是神朝,所以正使是大儒外。
其余藩属国,一小部分强大些、或者事关大乾利益的,正使为大贤之境,副使加了一位王者境。
剩下的绝大部分,都只是以十海境的武者为正使。
没办法,大乾也缺大贤之境的文官。
要不然使节馆还要提前不少立起。
这些使节们,立马开始在这些藩属国內大量的宣传,可以加入大乾的政策,
以及大乾的强大,好吸引人才加入。
毕竟这些使节们,也都是有业绩考核的,不得不努力。
在他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藩属国之人,知道了此事。
许多人为之心动。
若是能成为一位大乾人,就代表著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待遇,以及未来更高的上限。
尤其是最后,更高的上限。
没有几个人不心动的。
仙神之境、亚圣之境,谁不想
大南中,都有不知多少人想。
不过想满足那些標准条件,却没有那么容易。
但凡能满足的,无不是真正的人才。
这也是大乾真正想要的。
一来强大自身。
二来削弱藩属国。
这条政策实施后,明古、內阁都在看著效果。
几个月的时间后,一共有三十七位大儒、一百六十八位王者境,四百九十八位大贤、两千五百多位十海境,以及两千多位进士境、上万位千山境,达到了標准,表示愿意加入大乾。
这个效果,还要稍稍超乎明古以及內阁的预料。
要知道大乾列出的標准,是在大乾中,都属於真正的人才。
藩属国的成长环境,跟大乾是有不小差距的。
代表著能达到標准的,天赋比真正的人才这个水准,还要高一些。
不过想想八百多个藩属国,数千亿、甚至近方亿的人口,出现这些人才,倒也正常。
眾藩属国中,肯定还有更多达到標准的人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前来。
接下来,一定还会有源源不断、达到標准的人才,加入大乾。
明古和內阁眾人,都为这个效果感到满意。
当然,压力也是有一些的。
不管如何,大乾主体不能动摇。
也就是说,大乾本土需要出现更多的人才,不能让藩属国前来的人才数量,
占据了主流。
目前来说,问题还不大。
只是其中的问题,需提前考虑好。
除此之外,明古和內阁眾人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南国。
因为这些人才中,出自南国的比例,相对来说、有些大。
虽然南国已经是神朝,但毕竟刚刚起步而已,这么多的人才,有些不正常了。
这不禁让他们想到了大乾两次的人才喷涌情况。
难道南国也出现了人才喷涌情况
也难怪他们如此想。
毕竟这是大乾接触的第一个神朝,任何一个人族神朝诞生,都绝不是简单的从大乾自身的例子去看,再加上岳鹏这样的神將,有此怀疑再正常不过。
寧杀错不放过。
明古命令下,又一批督天卫前往南国,进行更深入的全面调查。
若是真的,那么就要强行出手夺过来了。
(睡了大半个白天,好多了,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