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做好准备了”
张太岳的年纪,在明古眼里、毫无疑问是后辈。
加上其隱隱已经是当年文道喷涌人才的第一人,所以明古常以太岳称之。
也不仅仅是他,还有一些年轻人,同样如此。
“回陛下,臣已经做好准备,绝不让陛下、让大乾失望。”张太岳面色肃然,自信却也不失沉稳道。
“好,顺道二十四州、朕就交给你了,百年內、务必要让顺国百姓归心。”明古命令道,但目光中也有些欣赏、满意。
这些年来,这个年轻人堪称是无可挑剔,任何交给他的事,都办的让人满意。
任职上,更是冠绝同代所有人。
所以这一次,吞併顺国这件影响力很大的事,明古钦点了张太岳,担任將顺国二十四州包含在內的顺道道令。
其实张太岳早就担任过一道道令,如今六百余岁的他,已经达到大贤巔峰之境了,担任的是吏部尚书。
这个速度不亚於当初的王守乾了。
若非是吞併顺国二十四州,影响力非凡,也不会钦点张太岳担任道令。
从明面上看,这是降官的。
当然,此时也不会有人认为这是降官。
“是,臣明白。”张太岳肃然坚定道。
他清楚,担任顺道道令,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他的机会。
这个机会是很多人都在爭抢的,能落到他身上,已是皇恩浩荡。
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必须拼尽全力的做好。
待那二十四州真正稳定,人心融於大乾后,应该便是他突破仙凡天壑之时。
“到任后,行事也无需太过顾忌,儘可能公平公正即可。
去吧,去內阁、各部走走。”明古意有所指道。
“是、臣明白。”张太岳明了道。
心中更多了几分底气,这一句话,就能让他放开很多手脚。
离开乾清宫,张太岳立马向著內阁而去。
此次併入顺国二十四道,需要的是大乾许多部门联合,
虽然上有陛下重视,朝廷重视,但具体办事的人是他张太岳。
还是要和各部门打好关係的,尤其是內阁各位丞相。
第一个拜访的,便是刘书温。
刘书温並没有跟张太岳说太多,只是嘱咐了几句不要大意。
话里话外,既不亲近、也不排斥。
颇有些单纯的公事公办,以及几许前辈看待晚辈的意思。
结束后,张太岳离开,心里颇为尊敬。
不愧是刘公,即便是到了现在,也不偏不倚,一心为公。
迅速调整好情绪,他清楚、接下来这位,就不那么好相处了。
“下官拜见丞相。”来到李百长这,张太岳恭敬地行礼道。
言行神色、没有一丝不恭敬之处的,
李百长面上的笑容又多了几分,双手虚伸,和蔼的笑道:“太岳不必多礼。
太岳、你最近,可是来我这少了啊。”
“丞相教训的是,是下官的错,丞相身肩重责,下官深怕打扰丞相,这才不敢多扰您。”张太岳立马认错、恭敬的小小解释道,也不忘了恭维两句。
“哈哈哈,本相虽忙於政务,但跟太岳交流,那也是政务嘛。
以后可要多多前来。”李百长似乎很开心的笑道。
“下官谨记。”张太岳认真道。
又说笑了几句,李百长这才询问道:“太岳此来、是有何公务吗”
“不瞒丞相,下官这马上就要去顺道上任,所以前来听取丞相的教导。”张太岳又行了一礼,尊敬的道。
“呵呵,太岳太谦虚了,你处理公务之能,眾所周知。
此次前往道州,必然会马到成功,让顺道二十四州百姓,人心尽归,给诸多藩属国们看看,为以后做好榜样。”李百长笑容满面的夸讚一番道。
张太岳听闻,却是心中一紧,姿態更恭敬了一分:“丞相过奖,下官何德何能、得您如此称讚
不瞒丞相,下官此去顺道,著实心中多有仿徨,所以才前来您这听取指导。
”
李百长深深看了眼张太岳,又笑道:“也罢,我终究是长者,就跟你说几句知心话。”
“请丞相指导,下官必定铭记於心。”张太岳再次一礼道。
李百长笑容不易察觉的微滯,隨即不动声色的继续和蔼笑道:“太岳啊,此次融合顺道二十四州之事,重要程度想必不用我多说,你也清楚。
这是朝廷对你的信任啊。”
“下官明白,下官必肝脑涂地、一心为国,若有违此言,必万死难辞其咎。”张太岳立马肃声道。
“太岳言重了,不必如此。”李百长摆手笑道。
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