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个问题,明古思考了数年。
不管是文是武,他都相信王守乾不会让他失望,甚至能做到顶尖。
但目前的大乾,不缺顶尖的文武。
想来想去,教育是王守乾最適合去的地方。
一来,可以让王守乾传播他的心学。
二来,则是借著王守乾的全能,他不可用常理视之的心学,去教授学子或许能给他、给大乾一个惊喜。
两个多时辰后,略有收穫的明古收回意志。
“去吧,希望大乾的学府,会因你而变。”明古语气中带著期待。
“臣必不让陛下失望。”王守乾尊敬、自信道很快,圣旨下达。
升王守乾为正一品,进入內阁、主掌国子监等所有学府。
听闻旨意,惊讶者有,不出意料者也有。
一道道目光默默看著。
如今的国子监,跟当年自然是不一样了。
乡学、县学、府学、郡学、州学的入学要求,都没有变。
州学和国子监之间,多了一个道学。
原国子监的標准,就是如今道学的標准。
三十二岁,如果文道达到学子后期层次,或武道达到千山境,就可以进入道学的文院和武院,道学也设兵学。
进入道学后,每年可获得一斤国运的加持。
最多可待五年,便必须离开。
目前为止,每一个道学中的学子大约是五十万左右。
更上一层楼的国子监,已经成了专门培养大乾天才的地方。
三十四岁之前,文道达到学子巔峰层次,或武道达到千山境三十山之上,或兵道达到第一境,便可入国子监,最多待五年。
这等层次,文道肯定可以考上科举,入朝为官。
武道、兵道也是同样。
而若是选择先不入朝,继续去国子监学习,每年的待遇是五十斤国运。
这比正八品的三十斤还要多。
同时,国子监的学子,不管是文道、还是武道、兵道,都会得到大力栽拉比如让其实践的担任官员,让其实践的加入主战军等等。
总而言之,凡是能进入国子监的,无一不是大乾的天才,会得到更大资源的培养。
目前为止,国子监中,有文武学子共四十余万左右。
王守乾进入国子监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亲自走了一趟国子监、以及四十多所道学、几千所州学、几万所郡学、近三十万所府学、两百多万所县学、以及上亿所的乡学。
这个数量,也可以看出如今的国子监,是何等的一个庞然大物。
了几年时间,走了一趟后,王守乾这才开始了行动。
一些人被治罪,一些人升职、一些人降职。
一些制度他上奏请求修改。
明古思索后同意了。
隨后,王守乾就开始在国子监、以及四十多所道学中讲学。
他讲的学不仅仅是心学,还有儒学、道学、墨学、兵道等等。
无所不包。
渐渐的,更让所有学子为之欣喜若狂、疯狂追捧的,是他们发现自己去听讲,每一次都有很大的收穫。
越是用心去听,他们的收穫便越大,境界在真实的提高。
短短几年时间,朝廷便感觉到了国子监、以及道学学子整体水平的提高。
那是实实在在的提高,原先应该在学士后期的,达到了巔峰。
原先应该是在学土巔峰的,达到了进士境,
这时,王守乾创出了一种分身之法,分身近百,开始游走在州学讲学,
讲学效果丝毫不减又几年后,大乾有资格担任七八九品的学子,数量大增,增速还在越快越快。
此时,已然朝野皆惊。
王守乾的声望,已然一举追平了刘书温、李百长二人,甚至有所超越。
因为不管是不是心学弟子,凡是听过王守乾讲学的,皆以师称之。
这是执政一千多年的刘书温、李百长二人都没有过的。
渐渐的,连朝廷官员也忍不住了,跑去听其讲学,效果极佳。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官员都跟著去听讲。
王守乾的声望如日中升,看的无数人自瞪口呆,
李百长眉头直跳,悄悄看向了胡惟能,思索一二后
过了几日,胡惟能求见明古。
“陛下,王守乾是在结党营私啊,再这样下去,朝野就只知有王守乾,
而不知有大乾了啊。”胡惟能真挚的担心道。
王守乾的声望增长,让他都感到了一种恐惧。
再这样下去,几百年后,文官就真的要以王守乾为首了。
明古淡淡的看了眼胡惟能,平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