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势盛大的黄巢,乘势攻克了沂州、濮州。】
【不过突如其来的这波强化,是有副作用的。】
【此时黄巢军兵强马壮,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朝廷眼中的头號反贼。】
【朝廷下令討贼联军把工作重点调整为打黄巢。】
【一时间,各路討贼联军纷纷向黄巢的方向集结。】
【面对唐军的围剿之势,黄巢当机立断,向大唐求降。】
【接到黄巢的请降书,唐僖宗很开心,当即决定任命黄巢为右卫將军,下令让其率眾前往鄆州,解除武装,交换人马。】
【朝廷隨即开始著手准备交接的相关事宜,各路討贼军也逐渐的放鬆了警惕。】
【然而,就在这时,黄巢却突然单方面的毁约了。】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转攻宋州、汴州,侵扰卫南、叶县、阳翟等县,然后向东都洛阳挺进。】
【朝廷这才意识到中了黄巢的计。】
【东都洛阳是皇帝的第二个家,也是朝中百官的第二个家。】
【那里有他们的豪宅和美妾,可万万丟不得。】
.......
扶苏有些咂舌,忍不住惊嘆。
“真是狡诈!”
黄巢竟然先假意投降,待唐军放鬆警惕之时,又大举入侵。
嬴政闻言,只是轻笑一声。
“呵呵......”
“兵不厌诈!”
他经歷过多场战爭,一眼就看出来这是黄巢的缓兵之计。
......
【朝廷迅速做出反应,调动河阳兵、宣武兵、昭义兵共同前往洛阳驻守,原本驻守在荆州、襄州的部队也被调往支援,调义城军3000人驻守重要关隘。】
【这么多人马突然聚集於东都附近,军粮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皇帝下令,让商人富户“主动”借粮,並承诺借的多的给个官当。】
【可惜没人主动借,朝廷只好让他们“被动”借了。】
......
李世民不禁感到有些无奈。
怎么大唐的官职,这么廉价吗
朝廷每每行事,都要许几个官职出去。
......
【面对整装待旦的东都守军,黄巢来了个急转弯。】
【他调转方向,长驱南下,接连横渡天堑长江,攻陷虔州、吉州、饶州、信州等地。】
【朝廷傻眼了,又上黄巢的当了。】
【黄巢军一路南下,先是在赣省劫掠一番,隨后转而向北,进攻宣州。】
【宣州攻不克,黄巢也不执著,转战浙东,8月攻克杭州,9月攻克越州。】
【自此,黄巢的“大迂迴战术”宣告成功了。】
......
儘管黄巢身为起义军的领袖,但李世民却不得不承认一点。
黄巢在统兵征战方面,確有独到之处。
在这场战斗中,黄巢先是假意归降,接著威胁东都洛阳。
再以洛阳为饵,千里南下奔袭,成功化解了大唐各镇联军对黄巢形成的包围之势。
在南下的过程中,黄巢军又一路劫掠,招兵买马,实力也不断的壮大。
此战术还颇有华夏后人迂迴作战的风范。
李世民心中再次升起一种预感。
恐怕要不了多久,黄巢的军队就会进入全面进攻的阶段,一路北上,直指长安城。
......
【黄巢利用千里大迂迴成功晃过唐军,南下开始劫掠杭越地区。】
【眼看富庶的杭越地区即將失守,朝廷紧急召开了会议。】
【宰相卢携建议,应调遣前西川节度使高駢前往平叛。】
【一看卢携推荐了自己人高駢,王鐸自然也不愿落於人后。】
【王鐸推荐了他自己。】
......
永乐年间。
朱瞻基相当无语。
高駢出身於名门渤海高氏,是名將高崇文之后。
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平党项、御吐蕃、击南詔。
如果不是晚年的那些迷之操作,高駢绝对能在名將榜上有一席之地。
卢携推荐高駢,也並不无道理,总比之前的宋威强上许多。
而王鐸此时竟然是自荐领兵。
党派之爭已经到了要自己亲自上阵的地步了吗
......
【小皇帝心情大好,乾脆他俩都给任命了。】
【於是,高駢被任命为了镇海节度使,前往润州。】
【几个月后,王鐸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南面行营都统,调往江陵。】
【我们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