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分歧使得联军最终分道扬鑣,为法军提供了逐一击破的机会。】
【拿破崙果断决定首先对付实力较弱的撒丁王国。】
【4月21日,法军在蒙多维战役中以3.6万兵力成功击败5万撒丁军队,迫使其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並退出战爭。】
【隨后,拿破崙继续挥师直逼米兰。】
【在洛迪之战,面对奥军以重炮严密防守的桥头阵地,法军將士们英勇无畏,前赴后继,最终突破了奥军的防线!】
【据拿破崙后来回忆,正是在这场战斗中,他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影响力,並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种影响力去完成更加伟大的使命。】
【洛迪之战五天后,米兰这座北义大利最为富庶的城市,在法军的威势下,无奈开城投降。】
【拿破崙隨即挥师南下,势如破竹,一路杀到梵蒂冈。】
【所到之处,贵族与教会无不纷纷”捐赠”,就连尊贵的教皇庇护六世也不得不向法军慷慨解囊。】
【这笔巨额资金不仅让拿破崙兑现了他对士兵承诺的荣耀与財富,同时也挽救了法兰西督政府岌岌可危的財政状况。】
......
“拿破崙这次立大功了。”
朱棣发出一阵感慨。
不仅仅是因为拿破崙贏了这次胜利,还有拿破崙挽救了法兰西的財政危机。
法兰西的每次起义,皆因財政。
如果法兰西財政稳定下来,又有拿破崙这样的猛將一路杀下去。
法兰西说不定可以成为欧洲第一霸主。
朱棣思考了一会。
只是不知道法兰西国內的政治现在怎么样。
若是督政府担心拿破崙功高震主,像赵构给岳飞连发十二道金牌那样要拿破崙回巴黎,拿破崙再在巴黎搅弄风云一番。
好像也挺有看头。
又或者是,拿破崙继续发动战爭,直接称霸欧洲。
朱棣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