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继续说道:
“挑选精锐,组建特种部队!”
“策反匈奴,为我带路导航!”
“轻装疾行,迅速闪击突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天幕中介绍起霍去病所说的这三个条件。
【霍去病为何这么猛】
【除了霍去病有著天才军事实力之外,他所率领的骑兵皆是优中择优。】
【且士兵战马,皆是军中顶配。】
【霍去病为何从不迷路】
【霍去病的军队,收编且重用了大量匈奴俘虏,可为其带路直捣敌营。】
【霍去病为何这么快】
【霍去病以战养战,取食於敌。摆脱后勤补给拖累,可机动灵活实现闪电战。】
【霍去病打仗不拘泥於兵法,讲究快速奇袭,迂迴穿插,可谓闪电战鼻祖。】
......
刘彻此时呼吸急促,內心的激动无法抑制。
“好好好!”
“有勇有谋!”
“不愧是朕的小將军!”
他对著天幕中恣意飞扬的少年连声夸讚。
不愧是勇冠三军,一战封侯的天才武將啊!
原来这三点就是霍去病打胜仗的原因!
精兵良將,可以说是打胜仗的基本条件。
至於战马,大汉经过几代人改良马种,实施马政,已经有了一批良马。
届时他再组建一支骑兵军团,供霍去病挑选精锐。
攻打匈奴,不迷路也是极为重要的!
匈奴身处一望无际的草原或是沙漠之中。
人一旦进入其中,既分不清前后左右,也辨不出东西南北。
匈奴打汉人,骚扰完了就跑。
他们藏於草原或是沙漠中,汉人总是摸不清方向。
可以说,大汉出击匈奴的武將中很少有在其中不迷路之人。
然而霍去病敢收编匈奴,让匈奴带著汉军深入匈奴腹地。
汉人找不到匈奴聚集地在哪里,匈奴自己还找不到吗
还有什么是比自己人打自己人,更让匈奴人崩溃的!
这岂不是在扎匈奴的心!
这招真是绝了啊!
最后这招闪电战,才是霍去病大获全胜的秘诀。
以战养战,快速机动,出其不意!
这极大程度地增加了大汉军队的作战效率和战场的主动性。
这高超的军事指挥!这战术创新能力!
真可谓是天生將才啊!
与此同时,卫青觉得与有荣焉。
不愧是他的外甥!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高的军事才能,不拘泥於兵法战术的循规蹈矩,独创一套闪电战打法!
讲究一个快字!
以战养战,千里奔袭,快速迅猛出击,在短时间让匈奴崩溃。
然而这种打法虽然出其不意,但是一旦操作不好,就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而且丟弃后勤补给,风险太大。
万一没找到匈奴老窝,或者久攻不下,將士们岂不是会饿著肚子。
或许也只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外甥,才適合这种打法。
还是等外甥长大,大汉愈加兵强马壮之后,再由外甥来实现吧。
他也擅长远程奔袭,但是他不会丟弃后勤补给。
他更喜欢掠夺物资,尤其是牛羊马,既可补充物资,又可削弱敌人的经济基础。
他也比霍去病来得谨慎,通过不同兵种之间的配合和战术上的灵活运用。
再捕捉战机,出奇制胜,从而逐渐削减匈奴的实力。
他还是继续保持这样的作战方式为好。
倒是外甥的这个不迷路大法很是值得借鑑!
他这次出征,就先抓几个匈奴带路试试!
......
李世民连连点头。
不错,用匈奴带路就是避免迷路最好的办法。
他扣押倭国遣唐使,逼问去往倭国的路线也是如此!
没有倭人带路,唐军在茫茫大海上就是两眼一抹黑,找倭国得找到猴年马月去。
汉武帝时期攻打匈奴的迷路的武將可太多了。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先祖李广。
他爹李渊是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七世孙,而李暠则是李广的十六世孙。
李广被称为“飞將军”,歷经三朝,是一名出色的城防將领。令匈奴闻风丧胆,数年之间再不敢来犯。
然而李广面对茫茫大漠,却一路抓瞎。
最终因迷路貽误战机,羞愤自尽而死。
方才他在天幕播放的《滕王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