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光明修士与工匠行者
回到修道院之后,刘易再次召集了金色黎明的诸位管事到三楼的小会议室里开会。他向同伴们通报了与科斯塔家族结盟的计划,並接著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现在,查尔爵士的次子托林科斯塔带著五十名青年来到了修道院外面。不过修道院里已经住不下这么多人了,考虑到我们未来的部队规模会持续扩大,我提议在修道院旁边再修建一座真正的军营,以便更好地对部队进行管理。大家意下如何”刘易说道。
在维斯特洛,大多数骑士和他们的扈从老兵,除了隨封君出征的时候,平时都是住在自己的家里。这种习惯在刘易正式入驻修道院之后也被沿袭了下来。除了像刘易之前组建的白银之手那种完全由远离家乡的青年组成的佣兵团,一般的领主不会建设专门的军营。
金色黎明的战士们,在白天的执勤和训练以外,其他时候依旧和平民们生活在一起。在琼恩和邓肯等人看来,这是很寻常的事情。
然而,刘易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他认为,虽然金色黎明的战土来源於平民这一点没问题,但总和平民混在一起,可能会让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对普通平民有著碾压的实力。长此以往,特权意识和阶级意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此外,军民混居还会带来具体管理上的很多弊端,如集结速度慢、军械管理不严、队伍內部感情不够紧密等问题。
因此,刘易提议建设军营,不仅仅是为了安置新来的五十名青壮,更是为了对金色黎明的军事力量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化管理。
在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大家都没有提出异议。说起来,刘易提出的这些问题,在座的各位都亲眼见过,只是因为“向来如此”,也就没有人提出来过。
“那军营就建在后面那座村子吧,就是之前有一个铁匠炉的那个地方。那里有六七间屋子,正好可以给战士们当作营房,到时候修一修就能用了。”约翰提议道。
“那里没有安置难民么”
“没有。”约翰解释道,“那里之前主要是为修道院服务的工匠们居住的,旁边除了菜园,就只有几块种了点小麦的农田。因为地方不够安置难民,所以就乾脆搁置了。你要是觉得那里可以,我就安排人去平整土地,然后修补房屋。”
刘易一挥手,拒绝道:“不用,这些就让战士们自己干。金色黎明的战士们来自於平民,也永远和平民站在一起。他们不是什么老爷,也没有特权。既然有现成的房子,就让他们自己修,修好了自己住。到时候我也搬过去,和大家一起动手修建我们的兵营。”
那座小村子离修道院很近,如果修道院被人袭击,战士们能够在二十分钟內迅速赶过来支援。而且,平日里在那里组织训练也不会影响到修道院里的日常生活,这样的安排可谓是两全其美。
兵营的事情確定下来之后,刘易又精心挑选了十个脑子灵活、能说会道的烈日行者,
让他们明天就出发前往科斯塔庄园。这一队人马由艾德瑞克带队,由五个烈日行者与五个光明修士组成五个两人小队。他们將以两人为一个单位结对行动,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像罗尔夫修士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说起来,“光明修士”这个词汇是最近一段时间才逐渐兴起的。
自从从西境离开后,刘易迫於形势开始正式培养烈日行者。由於环境所限,最早的两批烈日行者都是从追隨他的战土当中选拔出来的。然而,在来到圣莫尔斯修道院之后,像大麻雀、约翰这样的七神修士也拥抱了安舍信仰,觉醒了光明之力。他们擅长向普通人讲述光明之道,这是他们的强项,但让他们上战场与敌人战斗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为了將没有战斗能力的修士和有战斗能力的烈日行者区分开来,才慢慢出现了“光明修士”这一称谓。
这样安排也好,以后烈日行者负责军事,光明修士负责民事,这也符合刘易对於未来教会治国方略中军民分离的规划。
科斯塔家族与五十名青壮一同送来的,还有两马车的食物,这些食物足够这五十个青壮两个月的饮食,並且还包含了约定好的赔礼。说实话,如果刨除这五个大小伙子的食物,其实剩下的东西並不多,与五个金龙的价值相比,確实相去甚远。
刘易虽然心里暗暗鄙视了查尔科斯塔一把,但也没有打算再去科斯塔庄园討要。他深知“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如果老是盯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哪还有时间去筹划大事呢不过,由此也可见查尔科斯塔的人品,以后在与他打交道时,刘易决定得多留一个心眼。
会议结束后,刘易带看铁匠巴林、木匠沃尔特和流浪骑士凯登风暴三人一同来到了水力锻锤的所在地。虽然经歷了一些波折,但水力锻锤终究还是成功地建了起来,配套的铁匠炉和铁砧也都已经安装在一旁。
由於约翰设计的水车体型够大,並且这条支流的水量也足够充沛,在经过实验之后,
根据铁匠巴林的反馈,他们在给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