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儿子,让晋王李治即位。”
在另一桌偷听的杨广已经傻眼了。
他侧过头,细细打量著身形圆润的李泰。
眼前的这个李泰,看上去敦厚老实,人畜无害,但是所要做的事未免太畜生了吧。
为了登上太子之位,杀子传弟这种事竟然都能说出口
与杨广差不多,虞世南此刻也一脸惊地看著坐在对面的李泰。
原先在他看来,魏王应该是宽厚仁爱的性格,但是谁曾想,魏王竟会说出如此惊人的言论!
此时的李泰,已然陷入到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
“不,不可能,不可能会这样。”
李泰的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般。
他完全不敢相信,这是他会说的话。
对於李泰的反应,张泊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因为李泰还没有到即將成为太子的那一步,自然不会有別的想法。
在歷史上,隨著李承乾被废,太子之位空缺,在这时候,肯定是需要立一个新太子的。
当时,李泰的竞爭者,主要是吴王李恪。
但是,李泰较之李恪,强太多了。
虽然李泰是四子,李恪是三子,但是李泰乃是长孙皇后之子。
而李恪的出身,有很大的问题,他的母亲是隋煬帝杨广之女。
光这一点,李泰就能甩出李恪好几条街。
如果李泰能苟一点,搞不好他真的能够成为大唐的太子。
但是,李泰的短板暴露了出来。
他太沉不住气了。
为了早日登上太子之位,他就去见了李世民,然后说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杀子传弟。
但是,现在的李泰不是这样。
就算没有发生被遣往封地一事,李泰距离太子之位,依然无比遥远,他自然不可能说出如此不著边际的话语。
“行了,李泰,你也不用露出如此神情,这是根据原本歷史发展,你將会说的內容,如今確实不適合放在你的身上。”
杨广听到这话,整个人顿时精神一振。
店家说的太对了。
就和他一样。
每个听到他名字的人,都会將隋煬帝之名安在他的身上。
但是问题是,现在的他还没有干下將来隋煬帝所做之事。
真可谓是好处一点没捞到,坏处一点没落下。
“虽然你的言论还未发生,但是,你在此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这確实是给你父皇提供了一个参考作用,勉强也算是一个原因。
而將你遣往封地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为你父皇想要给后世起到一个以身作则的作用。
事实上,因为唐初的即位一事,使得大唐后续的继承人制度,一直存在了极大的问题,直到大唐的第九位皇帝,才是嫡长子继承。
为了避免大唐之后的乱局,你父皇肯定是要做出表率的,將你遣往封地,便是在稳固高明的地位,为后来子孙提供一个模板。”
其实,张泊还有一点没讲。
现在李承乾的身份,可不仅是大唐的太子,还是大唐贞观时期的代理人。
可以说,李承乾的位置,是稳的不能再稳了。
听张泊讲述完的李泰轻嘆一口气。
他总算是了解到父皇將他遣往封地的原因了。
如今看来,太子之位也算是彻底没希望了。
不过,出奇的,他没有悲伤,反而是释然了。
“多谢店家指点。”
李泰修然起身,对著张泊行以大礼。
之后便又再度转身,对著李承乾做出相同的动作。
“大哥,关於以往的失礼,还望见谅。”
在农家乐兄友弟恭的氛围中。
建炎二年,淮南东路,扬州府,扬州城。
隋唐时期,作为水运枢纽的扬州,就已经是东南地区第一大城市了。
虽然在五代十国时期,扬州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但是到了宋朝,扬州又再度恢復了生机,甚至远超当年,一跃成为了东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较之汴京也不湟多让。
也正因为如此,如今的大宋官家赵构,才会在南迁后,將扬州定为“行在”,即天子巡行之地。
在一所新建造的宫墙中,一池碧水,倒影著蓝天白云,以及四周的亭台楼阁。
一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此刻正站在水边,就著水景练习著书法。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的大宋官家赵构。
而在赵构的对面,正恭恭敬敬站著一人,其乃是如今大宋尚书左僕射兼门下侍郎的黄潜善。
“派往金国求和之人可有著落”
赵构一遍进行著书写,一边头也不抬地向黄潜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