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武侠仙侠 > 农家乐通古代,开局接待刘关张 > 第318章 李泰杀子传弟,李隆基一日杀三子

第318章 李泰杀子传弟,李隆基一日杀三子(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权游:烈日行者 惊!天命之子全都是神女殿下的鱼 阿姨位高权重,权势滔天! 我就刷个视频,怎么古人都破防了 说好做游戏,五千年历史什么鬼? 同时穿越:为什么我不能共享实力 陆总眼红失控,说好的高不可攀呢 种田养娃致富全朝,手握加速系统赢麻 诱娶小可怜,京圈太子跪地吻孕肚! 我死在难产夜,渣男跪在灵堂悔疯了

大秦国君,都是有子嗣在的,但是依然传位给弟弟,是因为儿子完全无法肩抗大任,而弟弟却可以保障国家利益。

就算是传承了这么多代,可也没有听说过杀子传弟啊。

杀子传弟,是正常人能够说的话

李世民眉间动了动。

他有些难以相信。

这还是他印象中那个敦厚善良的青雀吗

沉默几息后,李世民问出了心中的问题。

“店家,关於此事,会不会有所差池”

“这是史书中的有关內容,至於信不信,就全在太宗皇帝你了。”

如果说,只一本史书的记载李泰杀子传弟,那说不定此事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榨。

但是,记载李泰杀子传弟这一事的,可不是一本史书,而是近乎所有记载大唐的史书,都提及了这一事。

《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册府元龟》,这些都是官方的史书,可不是什么野史。

换而言之,李泰杀子传弟,这件事大概率没跑了。

“史书记载吗”

李世民轻声念叻了一声,心中已经做出了决断。

他要在离开时,向店家询问著有关大唐的史书一事。

至於现在还是看接下来的发展如何。

“店家,想来这就是我选择稚奴的原因。”

“没错,太宗皇帝你为了让三个儿子都活下来,就立了晋王作为太子,不过———”

“店家,莫非有难言之隱。”

一股不妙的感觉,涌上了李世民的心头。

“因为太宗皇帝你早年所经歷的玄武门之变,加之后来的立嗣决定,这就使得后来大唐的传承,发生了很严重的问题。

可以说,直到大唐第九任皇帝,才是嫡长子顺位继承。”

第九任皇帝,才是嫡长子!

贏政嘖了喷嘴。

这大唐,未免有些太夸张了吧。

那前八个嫡长子呢

说起来,被店家一直提及的玄武门之变又是何意

看来他应该在唐朝父子二人走后,再向店家询问这些大唐秘辛。

此时的李世民,对於大唐將来的发展,颇有些无奈。

但是同时,对策已经浮现在他的心中。

“店家,如果从承乾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那么想来就能够避免店家你所说的问题吧。”

“未来之事谁也不清楚,但是,承乾最起码知晓了后世之事,肯定能够比晋王李治做得好。”

提及李治的政绩,李世民的脸上,浮现出了一抹好奇之色。

“那店家,不知稚奴的政绩如何

一“唐高宗李治,上位后,政绩斐然,大唐的疆域,也在他的时期,达到过最盛。

不过,隨著你当初留给他的辅政大臣相继离世后,李治就过上了有些骄奢的生活,並且,他还为你李唐埋下了一个伏笔。”

“伏笔”

“没错,那就是第二个朝代的事情了,我们先行回到盛唐的节度使。

在设立节度使之初,节度使的权力其实就已经很大了。

其一方面负责管理调度军需,另一方面兼管理屯田,其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军事、防御外敌。

不过,与太宗皇帝你在位时不同,在贞观年间,大唐有著较之游牧更为精锐的骑兵部队,可以主动出击,在外进行作战。

但是在高宗李治去世后,边疆形势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整体进攻变成了整体防御。

而想要防御住那些数以方计,来无影去无踪的游牧骑兵,就势必要取消边境上那些无数个几百人规模的镇,转而將人集中到一些边防重镇上。

在唐睿宗李旦,也就是李治之子的管理下,为了实现与吐蕃、突厥等一系列游牧的作战,他对边境的军制进行改革,將节度使的任期延长,镇所固定,这就使得一个个边防重镇应运而生,这就是藩镇的由来。

不过,在藩镇初期,藩镇节度使虽然有了其辖区的兵权和財权,但是还没有行政权。

並且朝廷还会派採访使,去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

但是到了唐玄宗时期,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原本节度使是和採访使分开任免的。

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却將两者合併,並且將节度使所属州的那些刺史,也纳入了节度使的管辖,至此,军、民、財三政於一身,远超魏普时期的持节都督。

並且,除了担任一地的节度外,还可以担任其他地方的节度使,

就例如安禄山,他除了是平卢节度使外,还是范阳,河东节度使。

当时的大唐,在边境,只有十个藩镇,光安禄山一人,就担任三个藩镇的节度使。”

李世民神情凝重,他已经听出了此事刻不容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神豪返现,天骄们各个跪求我宠 后宫奋斗记 穿越武侠,开局获得降龙十八掌 神雕之穿越尹志平 傲世英侠传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大凉镇抚司,开局扮演反派 逆命相师 神豪舅舅,从宠爱九个外甥女开始 国师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