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体验。
甚至,他连明日的行程,都已经安排好了。
那就是前往孝陵看看。
孝陵,乃是他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坐落在紫金山下,洪武十四年开始修建,在洪武十六年,也才仅仅有一个雏形。
但是,现在可是永乐五年,不仅是孝陵修建完成,搞不好,孝陵
想到这,朱元璋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去一观。
当然,挖自己坟墓之事,他还是做不到的,他此行,仅仅是去看一看完成后的样子。
“启奏陛下,太子,汉王,赵王三位殿下请求覲见。”
宦官有些颤颤巍巍地说道。
作为身在宫中的宫人,他自然识得陛下身边之人是谁,那是大明的太祖皇帝。
至於为什么死去近十年的太祖皇帝出现在此。
他不敢问,也不敢说,只能將一切咽入肚中。
朱棣看向坐著的老爹。
老爹在此,他可没有胆子称陛下。
“爹,你看—”
朱元璋头也没抬,看著手中永乐朝的奏疏,语气平淡地说道。
“永乐朝皇帝是你,不是我!”
朱棣听闻,面色一喜。
如此说来,老爹是不是已经认同了他的正统性。
这可没有比今日之事更令人开心的了。
朱棣脸上洋溢著笑容,开口对著宦官说道“宣。”
不一会儿,一行五人来到殿上。
朱高煦与朱高燧两人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向著对方的方向望了一眼,默契点了点头,嘴角露出笑意。
接下来,好戏开始了。
朱高炽原本以为,今日又是如同往常一般的例行公事。
但是在他走入殿中,看到龙椅上的人影后,他的神情募然一愜,嘴巴微张,有些不敢相信地揉了揉自己的眼睛。
他看到了什么。
他的皇爷爷正坐在龙椅之上,而老爹,恭敬地站在一旁。
这怎么可能呢
皇爷爷明明已经殯天九年了,现如今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此。
当然了,朱高炽的犹豫仅仅持续一瞬的时间,便毫不犹豫地跪拜了下去。
“孙高炽见过皇爷爷。”
当今天下,能够让老爹有如此姿態的,恐怕也只有一人。
那就是皇爷爷。
所以朱高炽跪拜地毫不迟疑望著伏跪在地,身形有些臃肿的朱高炽,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满意地点了点头。
根据史书记载,虽然这位老四家的皇长孙身形肥胖,一点也不像他朱家之人,但是其確实有可取之处的。
在其担任大明皇帝的仅仅十个月中,为老四扫平了一系列的烂摊子,加之休养生息的政策,算是给连年征战的大明,爭取到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时机。
他与长子朱瞻基,也算是为大明开启了一个盛世。
因而,他收穫了明仁宗的庙號。
对於明仁宗这个庙號,朱元璋有些不喜。
仁宗,也就意味著宽厚仁慈。
前面最著名的,莫过於宋仁宗。
而宽厚仁慈,就会有一个极大的缺陷。
那就是容易和文官打成一片。
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不像標儿,虽然宽厚仁慈,但是该有的手腕也是要有的,在武將文官之间,能够做好一个平衡,如此,才能够成为一个掌控著实权的皇帝。
而不是像大明后期那样,倚重文官。
这位皇孙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啊。
与此同时,一旁的徐辉祖与李景隆两人,见到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后。
两人齐齐愣在原地,脑袋也在这一刻彻底岩机。
他们原本已经做好的前方是刀山火海的准备。
但是没想到,眼前的这一幕,比刀山火海更加骇人。
太祖皇帝活了!
难不成太祖皇帝死而復生
两人瞬间浮现出一抹惊容。
不过,没有时间给他们反应,一旁的朱高炽就已经“扑通”一身,跪倒在地。
见此情景,两人也是有样学样,同样伏跪在地。
“魏国公徐达之子徐允恭见过陛下。”
“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见过陛下。”
与李景隆的胡思乱想相比,徐辉祖在震惊过后,很快就平復了心境。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才见过他的父亲徐达。
如今,再见到太祖皇帝,倒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看著伏跪在地的两人,朱元璋也有些晞嘘。
在洪武朝,目前两人还是十余岁的少年,还处在他们父亲的庇佑之下。
如今,已然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