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均未听说过他们的名字。”
虞世南的话语令得褚亮也是一愣,有如此多书法造诣之人,之前竟然都默默无名
“伯施,不知我可否带上几张字帖回去给遂良一观”
“儘管拿去便是,对了,希明,我过几日恐怕要向陛下请辞,回乡一趟,大概月余返回。”
“行,那我便招呼几人为你送行。”
农家乐,屋檐下。
张泊拆开刚刚到手的快递,拿出一物,正在不停地把玩。
这正是前段时间他让人3d列印的传国玉璽,如今已经到货了。
拿在手中的传国玉璽,对照著手机上的传国玉璽的照片。
不得不说,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当然了,虽然外形相像,但是却不可相提並论。
秦始皇的传国玉璽那可是蓝田玉製成,而他手中的传国玉璽就是普通的陶瓷材料,当个工艺品倒是不错。
也可以给到宋朝明朝这些没有传国玉璽的朝代,当个摆件也是不错的。
这时候,一阵快速的脚步声来到农家乐中。
张泊抬起头,就见到李承乾一路快走,来到了他的面前,隨后从手中掏出一物。
“店家,这是依照店家你所言,拜託虞县公所书写的字帖。”
张泊放下手中的“传国玉璽”,起身接过李承乾递来的字帖,將之张开。
然后张泊看著字帖上密密麻麻的字,一时间有些呆住。
原本他就想要简单地让虞世南写几个字,盖个章,没想到虞世南竟然这么给力,还送了一首诗。
不错不错。
在张泊看著手中的字帖不住得点头之际,李承乾蹲下身子,查看起了传国玉璽。
“店家,这莫非是传国玉璽”
张泊的目光从手中的字帖上移开。
“確实是传国玉璽,怎么样,高明,你要不要拿一个去玩玩。”
李承乾汕汕一笑。
“店家,这就不用了,不说大唐如今已经有一个传国玉璽了,单说將此物带去大唐,倒是个大麻烦。”
张泊明白李承乾的意思,也就不再强求,搬动箱子,与李承乾一同回到屋內。
之后两人一同坐下,张泊为李承乾斟上茶水,並开口询问李承乾此行情况如何。
“店家,我已经將手机与充电宝交到了虞县公的手中,並且还將你准备的一系列书法资料也交於他手,过几日,虞县公就会前往永兴寺了,店家,你觉得此事成功的可能有多少。”
“成功的可能不小,一方面,我给予他的经书,可是未曾在大唐出现过的经书,这恐怕没有哪个僧人,能够经受的住这段诱惑。
另一方面,我也將复印之术给虞世南看过了,原本《兰亭集序》乃是孤本,送出去就没有了,
但是现在却可以复製一份,留在他手中,想来辩才应该会做出正確的选择。
不过,高明,你还是要做好辩才来长安的准备,毕竟你给虞世南的充电宝,可是充不了几次电,到时候辩才会跟隨虞世南一同来到长安。”
“多谢店家提醒。”
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位身著白色裙,披著淡绿色祈子的李清照掀开帘子,將头探入屋內。
见到张泊与李承乾后,她的脸上露出了极为开心的笑容。
“店家,高明。”
见到李清照到来,张泊与李承乾挪开一个座位,让李清照坐下。
“李小娘子,许久不见,最近忙於何事。”
李承乾有些好奇地向李清照询问。
“最近在忙著將从东汉末年带回来一些古物整理归纳起来,店家,你是没见到爹爹拿到那些古物时的场景,就好似一个老小孩一般。”
“还有就是我最近也开始整理从东汉末年带回来的典籍,不过拍摄的照片实在有些太多,经过我与爹爹的彻夜整理,目前还有不少典籍尚未整理出来。”
听李清照谈及整理一事,张泊也想起了,最近的他也在忙著整理著东西。
东汉末年的典籍,明朝的永乐大典。
“此外,店家,我还去了一趟张择端处,观看了他所绘製的《清明上河图》,並顺便將你所赠之物给了张择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店家,莫非这张择端也是一位歷史留名的人物”
李承乾向著张泊询问道。
“没错,其可是一位歷史留名的画师。”
“画师”
李承乾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一位面容粗狂的中年男子的形象。
“店家,我大唐的画师阎立本应该也算是一位歷史留名的人物吧。”
阎立本!
这名字对於张泊来说也是熟人了。
此人確实是一位歷史留名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