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难道也是从矿石中提取的吗
“没错,这確实是顏料,不过正道兄,这顏料与你记忆中的顏料还是有所区別的。”
张择端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看著李清照手中的顏料,眼睛都直了。
“不知我可否一试”
“自然可以,不过不可將此物用在《清明上河图》上。”
虽然不知晓李青兄说此话的用意,但是张择端还是点了点头。
接过圆柱形的塑料罐,张择端將手伸出盒中,用食指与拇指轻捻出一些,將之放在手中细细打量。
看著手中如此艷丽的顏色,张择端整个人都有些沉醉了。
“李青兄,不知这些都是自从哪里获得”
“正道兄,这可是秘密。”
虽然张择端脸上流露出一抹可惜的神情,但是这抹神情很快就被兴奋所取代。
他又再度打开了一个塑料罐。
“此外,这里还有一些铅笔。”
铅笔
对於铅笔,张择端还是有些印象的。
“李青兄,这铅笔指的莫不是南朝梁任肪《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中所记载的『人蓄油素,家怀铅笔』”
李清照摇了摇头。
她一开始听到铅笔,所想到的也是这个。
但是到手后才发现,两者之间截然不同。
“正道兄,你还是自己看看吧。”
说罢,李清照便將手中的铅笔交到了张择端的手中。
张择端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不知道手中的铅笔该如何使用。
李清照接著掏出一把美工刀,开始为张择端演示。
看著美工刀,张择端懵了。
竟然还有如此小巧的刀具。
李清照削完铅笔,便开始用铅笔在纸上开始逐渐绘製,很快便出现了一个大概的人影。
“这是”
“这种绘製方法名为素描,至於之前顏料的绘製方法,则是色彩。这里有一些资料,以及一些画作,正道兄你可以品鑑一番。”
说罢,李清照又从背包中掏出了一堆列印出来的图片,交到了张择端的手上。
之后,李清照又与张择端交谈了一段时间,见张择端已经开始神游,便笑著摇了摇头,离开的张择端的宅子。
看著李清照离开,张择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將所有的事物摊开细细品鑑。
就在这时候,他听到了院子里似乎传来异响。
难道李青兄回来了。
张择端如是想著,连东西都没有收拾,就直接来到院中。
然后他就见到一位衣著华丽,年纪约莫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走进院子。
看到来人,张择端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对方来找他绘画的。
当下他也是迎了上去。
“不知兄台怎么称呼来此所谓何事”
张择端向对方拱了拱手,开口询问道。
不过,对方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頜首说道。
“不知之前的画作在何处。”
哦,对方是想先验验货。
张择端直接將年轻人带去了他绘画的地方。
打量著掛在墙上的画作,年轻男子极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你就是张择端张正道”
男子转过身子,目光灼灼地看向跟在身后的张择端,
“是。
“不错,我观你画作,確实是难得一见的人才,不知你可否愿意入翰林图画院任职。”
什么!
翰林图画院!
张择端嘴巴微张,对於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他有些不敢相信。
自唐末时期的孟蜀以及南唐开始,当时的朝廷,就开始设立了专门的画院,
画院由朝廷直接进行管理,画院中的画家以“翰林”、“侍詔”的身份享受与文官相近的待遇,並穿戴官服,领取国家发放的“俸禄”。
这对於如今的张择端来说,可谓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而且,吃上朝廷的饭,这还不是令他最心动的,令他最心动的,是翰林图画院在大宋的特殊地位。
可以这么说,翰林图画院,就是眾多画家心目中的圣地,地位堪比眾多学子眼中的国子监。
与之相对的,翰林图画院里面匯集了整个大宋最为优秀的绘画人才,例如绘製《朝元仙仗图》
武宗元就曾在翰林图画院任职。
因而,现在的张择端甚至都不需要思考,便准备应承下这一事。
不过,他的心中还有些好奇。
那就是这位看上去看上去风度翩翩的年轻人究竟是谁,仿佛这位年轻人能够决定谁能够进入翰林图画院一般。
“不知兄台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