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本地人,一个叫亚歷山大迪尔的作家。
至於那位孤零零一个人坐在北边,始终闭目养神的男人,內森没介绍。
罗曼估计,应该是这位卡朋特大师的保鏢。
三个人介绍完后,没有坐下。
內瑟直接走到了旁边一个木架子旁。
木架子上,摆著一个东西,盖著绒布。从绒布盖在上面的形状来判断,应该是一个画框。
內瑟扯下绒布,確实是一幅画。
画上,是一副乡间田野风光,一男一女两个农民装扮的人,正坐在田边吃东西。
看到这幅画,罗曼一愣,隨后面色古怪。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卡朋特大师邀请他过来一聚的原因,竟然会是因为这幅画。
內森则是笑眯眯地问道:“我听说,这幅画是你画的”
罗曼点头,“是的。”
这幅画確实是他画的,画上面,那一男一女吃的东西,是汉堡这是他几年前,为汉堡王画的宣传画。
从他对汉堡王里巨无霸汉堡的定价就可以知道了,罗曼对於汉堡王的定位,就是奔著“大眾、
平价”去的,所以宣传画里,也是画朴实的农民形象,契合洛林市工薪阶层很多都是破產农民的情况,引起共鸣。
这些画,也都是贴在汉堡王店里的墙上的,现在却是被这位卡朋特大师弄下来,还用一个画框装裱了起来。
这画有什么特殊的,似乎让这位卡朋特大师很感兴趣
罗曼不解。
內森则是又看向了亚歷山大,“亚歷山大,你觉得这画怎么样”
亚歷山大推了推眼上的平光眼镜,仔细看了一番,隨后摇头,“你知道的,对於写作,我可以说出一些东西来,但是对於画我就一无所知了。我只能看出,这幅画似乎和现下主流的那些画作不太一样,似乎———更粗”“
罗曼心中默默点头。
因为上辈子的经歷,他这幅画是用的类似於巴比松画派的技法,但是他水平很一般,看起来就又有点向著印象派偏,颇为不伦不类。
而现在威玛尔联邦的主流画派,类似於他上辈子里的新古典主义,强调造型严谨、色彩冷峻。
和那些画作一比,他这画確实显得粗了—
印象派
想到自己的画作特点,罗曼突然心中一动,想到了自己从龙棍中得到的三样东西之一,那个印象派的画作。
“確实和现下主流的画作不太一样。”
內森看著这幅画,眼神略有些迷离,“让我想到了一些史书上记载的,『黄昏诗社”的绘画风格。”
“据说,那些画作不追求严谨,而是强调捕捉一瞬间的光影,描绘出当时最直观的感觉。”
“圣特里昂大学有一个『庄严画舍”,曾经尝试过復刻出这种画技来,但是失败了,因此,他们也宣称这证明了,那些书上记载的都只是臆想、是野史,从而以此反推,所谓的黄昏诗社,根本不存在,是虚构的產物。”
说到这,內森对亚歷山大笑了下,“就像你创作的那些虚构的故事。”
然后內森收回目光,又看向这幅画。
“然后我现在看到了这幅画。”
“虽然和书上描述的那种画法,还是有不少区別,但是已经能看出一点影子来了,这证明那种画法是真实可行的。因此,或许也可以由此推断,黄昏诗社也是真实存在过的———“
罗曼在一旁默默地听著,心里头闪过了很多想法。
黄昏诗社这个名字,让他立刻就联想到了死亡诗社。
再加上,根据內森的讲述,他几乎就可以断定,內森口中的黄昏诗社,就是死亡诗社!
似乎圣特里昂大学內部,否认死亡诗社,或许也是否认那段歷史聊了一会儿后,內森邀请大家坐了下来。
隨后询问了罗曼:“可以谈谈你是怎么创作出这幅画来的吗比如说,你的学画经歷什么的,
我对此很感兴趣一一如果你愿意的话。”
罗曼心思连转,隨即开口:“当然,没问题。我是在一个小村庄长大的——“
在他的讲述中,他从小生长的村子里,有一位村人去了城里打工,年纪大了回到了村子里。那人喜欢画画,也主动、愿意教小孩们画画,罗曼就是跟他学的,在田间地头的泥土上作画。
对於那人的画风技法,罗曼没有明確讲述,而是通过侧面感觉,营造出了那人的画风是类似於新古典主义、也就是时下威玛尔联邦主流画风的风格。
只是罗曼天赋不行,又没有好工具,於是没学好,反而学成了这种很显粗的古怪风格,並因此被那人总是嫌弃没天赋。
“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歪打正著了。”
內森听完,微笑著如此评价,“由此可见,艺术的本质上是相通的。就像亚歷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