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但其操作手法语焉不详,只说‘紧按慢提’、‘慢按紧提’结合呼吸补泻,具体如何把握这‘紧’与‘慢’的度?又如何与病人气息相合?”
易年目光未动,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虚捻,仿佛捏着一根无形的银针,随口答道:
“重在意境,非执着于力。‘紧’非死力重按,乃气至针下沉紧,如鱼吞钩之感时,顺势而守;‘慢’非迟疑不前,乃气行未至,从容引导,如待贵人。呼吸之间,医者需心静如湖,感知病人气息之起伏,与之同频。补者,随其吸气而入,催气至深;泻者,趁其呼气而出,引邪外泄。微妙处,存乎一心,需大量实践体悟,非纸上能尽言。东面书架第三格,那本《针灸大成》帛书卷,对此有专篇论述,绘有图示,你可自去翻阅。”
樱木王闻言,立刻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东面书架,果然找到了易年所说的那卷有些年头的帛书。
如获至宝般捧了回来,对照着易年的讲解仔细看了起来。
接着,便是第三个关于药材炮制火候的问题,第四个关于疑难脉象辨析的问题…
对此,易年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耐烦的情绪。
只要问题关乎医术,他似乎便自动进入了另一种状态,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能状态。
目光大多依旧停留在自己的书上,但对于樱木王的提问,总能给出精准而深入的解答,甚至能精确指出哪本书的哪个部分有更详细的记载。
仿佛这满屋子的医书早已与他心神相连,随时可以调用。
深夜的孤船上,就这样上演着奇异的一幕:
一位异人王捧着医书频频发问,一位人族帝王兼真武强者眼不离星象书,却随口解答着医学难题。
这一问一答非但没有破坏夜的宁静,反而因为其内容的纯粹与专注,更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安静来。
仿佛学术的交流本就该如此,与外界的刀光剑影、种族恩怨全然无关。
然而,这份独特的宁静并未持续太久。
忽然间,船舱内的温度毫无征兆地骤然降低!
并非寻常的夜寒降温,而是一种仿佛能瞬间冻结灵魂的极致纯粹的冰冷气息骤然降临!
桌上的茶水表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凝结起一层薄薄的冰晶,空气中弥漫开细小的冰雾。
一道身影如同从月华中走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舱门口。
千秋雪去而复返。
她依旧是一身素白,银发如雪,脸庞上没有任何表情。
然而,那双冰蓝色的眸子在落入舱内,看到正捧着一本医书坐在易年不远处的樱木王时,瞬间凝缩!
她认得樱木王。
不仅认得,还有过不止一次交集。
当初在南昭破庙,易年因为安土王的破败之力重伤之时,还要与樱木王勾心斗角。
然后是千秋雪的出现,解了易年的困境。
后来在医馆,千秋雪也曾与她有过照面,深知此女绝非善类。
所以对于心思纯粹善恶观念相对直接的千秋雪而言,樱木王的出现几乎等同于敌人现身!
没有任何犹豫,千秋雪周身那原本内敛的千山雪寒气息瞬间提升。
恐怖的寒意如同实质般扩散开来,舱内的书本、地毯、家具表面迅速覆盖上一层白霜,空气仿佛都要被冻结发出“咔嚓”声。
冰蓝色的瞳孔死死锁定樱木王,一股凛冽的杀意弥漫开来,大有一言不合立刻动手的架势!
同为归墟境界,但若真动起手来,擅长正面搏杀功法属性又极致纯粹的千秋雪绝对能稳压更侧重于救治与生机操控的樱木王一头!
然而,面对千秋雪这毫不掩饰的敌意和几乎能冻结血液的杀机,樱木王却只是缓缓合上了手中的医书。
抬起头看向门口如同冰雕雪塑般的千秋雪,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露出一个意味莫明的、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
她当然知道千秋雪的厉害,也清楚自己不是其对手。
但她更知道两点:
第一,千秋雪虽然性子冷,但并非毫无理智。
在易年的地方,没有易年的首肯,她绝不会真的动手。
第二,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易年就在这里。
有这位真武强者在,她们两人就算想打,也根本打不起来。
所以,她有什么好怕的?
果然,就在舱内气氛剑拔弩张之际,作为风暴中心的易年却仿佛对这一切毫无所觉。
甚至没有从书页上抬起头来看一眼,只是感受了下那骤然降低的温度和熟悉的气息。
便如同招呼一个老朋友般,极其自然随意地抬手指了指旁边空着的一张椅子,语气平淡无波地说了一句:
“有茶,自己倒。”
易年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如同春风化雨,瞬间将千秋雪那凝聚起来的几乎要实质化的冰冷杀意冲散了大半。
千秋雪冰蓝色的眸子看了看易年,又冷冷地瞥了一眼脸上带着玩味笑容的樱木王,周身的寒气缓缓收敛了一些,但眼神中的警惕并未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