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与清军岸防炮台激烈对射。“定远号”再显中流砥柱之威,然其庞大舰身亦吸引清军大半火力,多处中弹,船帆破损。
陆战胶着、水战酣烈之际,张煌言遣出一支由小型炮艇与精锐水兵组成的突击队,在炮火掩护下,借江边芦苇荡遮蔽,悄然迂回至采石矶侧翼一处防守薄弱水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83章水陆东征(第2/2页)
率此突击队的,是水师新任年轻舰长陈泽楷,武昌军校首期翘楚,以战术灵动、胆大心细闻名。他觑准时机,断然下令冲锋!
“弟兄们!为华夏,冲上去!炸掉炮台!”陈泽楷手持短铳,身先士卒。
小艇如离弦之箭,迎着密集箭矢铳弹,强行抢滩。水兵们跃下船,挥舞刀斧与手榴弹,如猛虎下山,直扑清军炮台侧后。
清军未料华夏军竟从水面直扑侧翼,顿时大乱。陈泽楷怀抱炸药包,冲向一门咆哮的重炮。
“掩护陈舰长!”水兵们拼死阻击清军援兵。
陈泽楷冲到炮位下,拉响***,奋力将炸药包塞入炮座,随即翻滚躲避。
“轰!”一声巨响,重炮连同周遭清兵被炸得粉碎!侧翼炮台被毁,清军防御豁然洞开。
张煌言在“定远号”上看得真切,急令所有战舰集火猛轰缺口区域。李定国于陆上亦窥见战机,下令总攻。
水陆夹击之下,采石矶守军终告崩溃。
龙虎营将士如潮水般涌入清军阵地,水师陆战队亦自侧翼杀入。
经一天一夜浴血鏖战,采石矶再度易手,归于华夏军。
此役,龙虎营新兵历经血火洗礼,迅速成长。水师陈泽楷奇袭建功,名扬全军。通往南京的大门,被硬生生砸开!
攻克采石矶后,华夏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
李定国率龙虎营连克芜湖、太平府(今马鞍山),兵锋直指南京城南郊外的雨花台。
清军沿途组织的抵抗,在华夏军犀利的火器与高昂的士气面前,愈发不堪一击。
众多绿营望风而降,甚或整建制倒戈。
张煌言水师则完全掌控南京段江面,炮击沿岸清军据点,封锁南京与北岸联系,并遣舰深入秦淮河,威逼南京城墙。
华夏护国军的旌旗,终现于明朝故都——南京城下!
这座承载无数繁华与悲怆的城池,此刻城垣之上,清军旗帜虽在,守军脸上却布满恐慌绝望。
城内人心浮动,许多暗怀故国之思的士绅百姓,悄然翘首以盼。
李定国与张煌言会师南京城外。立于临时搭建的指挥高台,以望远镜观察这座雄伟而伤痕累累的城池,两人心潮激荡。
“金陵,终于……又见王师旌旗了。”张煌言语带哽咽,他曾于南明政权下,为守此城竭尽全力,却终无力回天。
李定国目光沉毅:“苍水先生,此番,我等绝不再令故都蒙尘!这江南,必重归华夏!”
他未即下令攻城。南京城高池深,强攻必致惨重伤亡。
遂取围困与攻心并重之策。陆师深挖壕沟,广筑营垒,将南京团团围困。
水师彻底锁死江面。
同时,将无数书写“顺应天命,归降华夏”、“只诛首恶,胁从不问”的告示,以弓箭射入城中,并令降清士兵于城下喊话。
南京,已成孤城。江南各府县,闻听华夏军兵临金陵城下,又见清军大势已去,纷纷传檄而定,或由当地义士起事,驱逐清吏,迎接王师。苏州、松江、常州……一座座名城重镇,相继光复。
古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