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商议过,她非常支持,正在整理常见的伤病症救护手册。”
角落里的唐瑶微微动容。
她出身土司之家,深知旧式军队的粗放管理,士兵几乎如同消耗品。
向拯民此举,是将每一个士兵都当作宝贵的资产来对待,这种理念,闻所未闻。
她不由得再次审视主位上的那个男人,以及他身边那只仿佛能洞察人心的白虎。
“其三,”
向拯民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改革训练内容。
巴勇,除了基本的队列、格斗、射术,要增加文化课,至少要让士兵认得常用字,会简单算术,能看懂旗语和简易地图。
还要加强‘步炮协同’训练,阿铁那边的新家伙快好了,以后仗怎么打,得变一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章军备革新:虎贲雄师的锻造(第22页)
巴勇挠了挠头,让他练兵打架他在行,教识字算数可有点头疼,但还是大声应道:“是!
大人!
保证完成任务!”
会议结束后,众人领命而去,各自忙碌。
军制改革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在军营中传开。
起初,士兵们将信将疑。
当兵吃粮,天经地义,但足额饷、退役分地?这简直是梦里才有的事情。
直到第一个月末,沉甸甸的铜钱和实实在在的米粮到每个人手中时,军营彻底沸腾了!
许多老兵捧着军饷,热泪盈眶,他们当兵半辈子,何曾见过如此厚待?
紧接着,后勤营开始搭建。
覃玉展现出了惊人的统筹能力,她亲自选拔人手,制定繁琐细致的规章流程。
很快,粮秣运输变得井然有序,再无人克扣;随军医官和救护队开始出现在训练场上,教授止血包扎;军械司的工匠们也开始定期巡检武器,破损的刀枪、皮甲得到及时修复。
这一日,向拯民带着雪魄巡视新建成的后勤营驻地。
远远便看到覃玉正在亲自核对一批新到的棉布。
寒风中,她的鼻尖冻得微红,却依旧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布匹的质量。
“这批布厚实,正好赶制冬衣。”
覃玉对身边的管事吩咐,“按我之前定的尺寸和配额,尽快分到各营,务必在大雪封路前让将士们都穿上新衣。”
“是,夫人。”
管事恭敬应道。
向拯民走上前,解下自己的斗篷,轻轻披在覃玉肩上。
“天气冷,别累着了。”
覃玉回头,看到他眼中的关切,心中一暖,微笑道:“不妨事。
看到将士们能吃饱穿暖,受伤了有人管,我再累也值得。”
她顿了顿,看着井然有序的营地,感慨道,“拯民,我现在才真正明白你常说的‘体系’和‘制度’的力量。
个人的仁慈是有限的,但一个好的制度,却能惠及千万人。”
向拯民握住她微凉的手,用力点了点头。
雪魄似乎也感受到这温馨的氛围,用硕大的头颅蹭了蹭覃玉的手臂,出低低的呜咽声。
就在这时,阿铁兴冲冲地跑来,脸上满是烟灰也掩不住的兴奋:“大人!
夫人!
成了!
那‘蒸汽机’的雏形,它……它能动了!”
众人立刻赶往城外的军工坊。
还未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阵有节奏的“呼哧呼哧”
声,伴随着金属摩擦的响动。
走进巨大的工棚,只见一个模样古怪的金属造物正矗立在中央,一个巨大的锅炉被烧得滚烫,白色的蒸汽从阀门喷出,带动着一个粗壮的连杆和飞轮缓缓转动。
飞轮通过皮带,连接着旁边一台用于钻磨枪管的简易机床,机床的钻头正在匀旋转!
虽然噪音巨大,效率也远不如后世,但这确确实实是越了人力、畜力的机械力量!
“大人您看!”
阿铁激动地指着那运转的机器,“用它来带动水泵,军工坊旁边的溪水能轻易抽到高处,解决了我们淬火和清洗的用水难题!
带动这些机床,钻枪管、打磨零件,比人工快多了,还省力!
就是……就是这大家伙太能吃煤,动静也大了点。”
向拯民看着这台粗糙却意义非凡的“华夏一号机”
,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是工业革命的星星之火!
他用力拍了拍阿铁的肩膀:“好!
阿铁,你立了大功!
吃煤多不怕,我们有的是煤矿!
动静大也不怕,这正是我们力量的声音!
继续改进它,让它更可靠,更有力!
未来,我们要用它来驱动更大的机器,甚至……驱动车辆,驱动船只!”
阿铁得到肯定,黝黑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搓着手连连点头。
雪魄似乎对这轰鸣的机器有些警惕,耳朵向后抿着,低吼了一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