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宜昌告急:献忠部将掠民生(第12页)
覃玉带着那份沉甸甸的“勤王诏书”
消息,日夜兼程赶回施南府。
船一靠岸,她甚至来不及休息,便直奔守备府,向向拯民和柳明通报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
“……情况就是这样。”
覃玉语气凝重,“朝廷催促湖广兵马北上勤王,武昌、襄阳等地官军已有调动迹象,地方防务必然空虚。”
向拯民看着那份诏书抄件,眉头紧锁。
柳明也是捻须不语,面色沉凝。
“这是个机会,”
向拯民缓缓开口,手指敲着桌面,“官府无力他顾,正是我们巩固施南,联络同盟,向外展的好时机。”
柳明点头赞同:“确是如此。
只是,北方战事糜烂,清军凶悍,若朝廷……唉,届时天下板荡,我等又当如何自处?”
就在三人商议如何利用这个“战略窗口期”
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思绪。
巴勇一身风尘仆仆地冲了进来,脸上带着愤怒和焦急。
“向大哥!
覃姑娘!
不好了!”
巴勇声音嘶哑,“宜昌……宜昌出大事了!”
“宜昌?怎么了?”
向拯民心中一凛。
宜昌位于施南府东边,是长江上的重要节点,也是通往江汉平原的门户。
“是张献忠的人!”
巴勇喘着粗气,“张献忠麾下有个部将,叫孙可望,带着一帮流寇,趁著宜昌官军被抽调北上的空子,突袭了宜昌府城!
城……城破了!”
“什么?!”
向拯民和覃玉同时站了起来。
张献忠,那可是与李自成齐名的流寇领,凶名赫赫!
他的部队军纪败坏,所过之处,往往烧杀抢掠,鸡犬不留!
“城里现在怎么样了?”
覃玉急声问道。
“乱套了!”
巴勇咬牙切齿,“那帮天杀的流寇进城就抢!
抢钱抢粮抢女人!
不服的就杀!
宜昌城里现在跟地狱一样!
好多老百姓拖家带口地往西边跑,都逃到我们施南府地界来了!
我回来的时候,路上全是逃难的流民,惨啊……好多人都饿得走不动道了,还有带着伤的……”
巴勇的描述,勾勒出一幅人间地狱的惨状。
厅内一片寂静,仿佛能听到彼此沉重的呼吸声。
正在这时,阿朵也红着眼睛跑了进来,声音带着哭腔:“向大哥,玉姐姐!
外面来了好多流民,受伤的,饿昏的,到处都是……我们带的草药和粮食快不够用了……”
压力,瞬间从北方遥远的战场,转移到了眼前这片土地。
数以千计绝望的流民,正涌向施南府,而制造这场灾难的流寇,就盘踞在东边不远的宜昌。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向拯民身上。
巴勇猛地抱拳,单膝跪地:“向大哥!
让我带兵去宜昌!
灭了那帮狗娘养的流寇,给百姓报仇!”
他的请战,充满了血性和义愤。
向拯民看着跪在地上的巴勇,又看了看满脸悲戚的阿朵和眼神忧虑的覃玉、柳明。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守备府外不远处的空地上,已经临时搭建起了粥棚和救护点。
阿朵带领的医护队和覃玉组织的妇孺正在忙碌,给逃难而来的流民分稀粥,处理伤口。
空气中弥漫着米粥的香气和淡淡的血腥味,夹杂着孩童的啼哭和伤者的。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抱着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孩子,跪在粥棚前不住地磕头;一个断了手臂的汉子,眼神空洞地望着天空;几个半大的孩子,挤在一起,瑟瑟抖,脸上满是惊恐……
这些,都是他的同胞,是这片土地上苦苦求生的普通人。
向拯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了。
他想起了自己名字的含义——拯民于水火。
如果此刻坐视不理,只顾着所谓的“战略机遇”
,那他穿越而来,拥有越时代的知识和力量,又有什么意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0章宜昌告急:献忠部将掠民生(第22页)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坚定:“勤王?那是朝廷和那些督抚大员的事。
清军远在北方,眼下近在咫尺的,是这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他走到巴勇面前,将他扶起:“巴勇,你的请战,我准了!
但不是现在。”
他看向覃玉:“覃姑娘,立刻组织我们所有的人手,全力接收、安置流民!
开仓放粮,设置更多的粥棚和临时住所!
阿朵,集中所有医药,全力救治伤者!”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