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抱著头,发出了野兽般的低沉哀嚎。
他想起了高力士。
如果力士还在,一定会替他想办法的……
可是,高力士已经死了。
被李璘下令,就在他的面前,被活活杖毙。
李隆基无比担忧。
退朝的钟声还未彻底消散在长安城的上空,李璘便已脱下那身沉重的龙袍,换上了一袭玄色常服,步入了后宫深处。
他身上那股在太极殿上积攒的、如同实质的杀伐与威压,尚未完全褪去,以至於所过之处,宫人们皆垂首屏息,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甘露殿內,暖香裊裊,却驱不散殿中那丝若有若无的紧张气息。
太子妃张良娣,以及李璘的两位姑姑——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早已在此等候多时。
见李璘进来,三人连忙起身,敛衽行礼。
“参见陛下。”
“姑姑有话,但说无妨。”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著不容置喙的命令意味。
这不是商量,而是让他把话说完。
金仙公主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终於开口道:“陛下,臣妾……是想说今日朝堂上,袁天罡所提之事。”
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
“那无头將军,来歷诡异,行事猖獗,竟敢在京畿之地屡屡犯案,这绝非寻常的鬼神作祟,背后定然有人在捣鬼,其心可诛。”
李璘面无表情,静静地听著,眼神深邃如渊,让人看不透他心中所想。
金仙公主见他没有打断,胆子也大了一些,继续说道:“长安城中,鱼龙混杂。要藏匿一个活人,甚至是一支小队,並非难事。但要藏匿一个如此引人注目的『无头將军』,还屡屡得手,其藏身之所,必然是常人意想不到,官府疏於盘查的地方。”
说到这里,她终於点明了来意,目光直视著李璘:“既然袁天罡提到了太平姑姑,陛下……何不去太平姑姑的旧宅去看一看”
太平公主。
这个名字一出,殿內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这是一个禁忌,一个象徵著野心、叛乱与死亡的名字。
她是李氏皇族永远的痛,也是李隆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魘。
张良娣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几乎要坐不稳。
李璘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他终於抬起眼,目光如刀,直刺金仙公主。
“太平公主府,如今是安国女道士观。”
金仙公主迎著他锐利的目光,毫不退缩,沉声道:“正是。正因如此,才更可疑。那道观自我那皇兄登基后便敕建,多年来香火鼎盛,信徒遍布京城內外,三教九流无所不包。这等方外之地,向来是官府勘查的盲区。若说那『无头將军』白日里只是个寻常人,藏身於此,谁能察觉”
“更何况……”
金仙公主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太平姑姑当年权倾朝野,党羽遍布。虽被皇兄所诛,但谁能保证没有漏网之鱼谁能保证没有心怀怨恨的旧部,潜伏多年,就等著今天,要搅乱我李唐的江山”
她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李璘心中那扇紧锁的门。
他想到的,比金仙公主更深。
太平公主的旧部
或许有。
但更重要的,是太平公主这个符號本身所代表的意义——挑战皇权,顛覆社稷。
如今,有人假借鬼神之名,行悖逆之事,又恰恰与袁天罡口中的“太平”二字扯上关係。
这会是巧合吗
绝不可能!
这是阳谋,也是挑衅!
对方就是要用“太平”这个名字,来刺激他,来试探他,甚至……
是在向某个还心存幻想的人,传递某种信號!
那个人是谁
李璘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兴庆宫里那个日渐颓唐、却依旧不甘心的身影。
他的祖父,李隆基。
玉真公主见状,也適时地补充道:“皇侄,金仙姐姐所言极是。寺庙道观这类地方,最容易藏污纳垢。当年之事,牵连甚广,谁也不知道水面之下,还藏著多少暗流。小心一些,总是没错的。”
两位公主你一言我一语,她们的担忧是真切的。
她们见证了太多的宫廷政变,太多的血腥杀戮,她们比任何人都害怕李氏的江山再起波澜。
李璘的倒下,对她们而言,同样是灭顶之灾。
他没有立刻表態,而是將目光转向了从头到尾一言不发的张良娣。
“皇嫂,以为如何”
张良娣浑身一颤,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褪。
她没想到李璘会突然问她,一时间张口结舌,脑中一片空白。
“臣……臣妾……愚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