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之后,根据世贸协议,好莱坞电影大举进军华国市场,那时候的定额是每年引进20部,全部由中影集团发行。
地处魔都的上影十分眼红这块肥肉,於是联合了长影、西影、瀟湘、珠江等电影厂和一些国有院线,联合上书电影局和华宣部,要求由他们联合成立一家发行公司,与中影集团同样享有引进片的发行权。
面对十多家国有企业的联合发声,电影局也不敢等閒视之,经过研究,准备同意他们的要求,成立第二家具有引进片发现资格的国有企业。
这时候中影集团急了,引进片的发行可是块大肥肉,国外製片方只拿走13%的可分帐票房,剩下的都归中影集团,这在当时是中影主要的利润来源,现在来了个抢饭碗的,那还了得!
可硬顶也不行,电影局和华宣部都是上级主管单位,就在中影上下都急疯了的时候,当时还担任副总经理的韩三坪出手了。
都说打不过就加入,韩三坪的办法是打都不打,直接加入。
上影不是说十多家国有电影企业联合成立一个新公司吗
行,我们中影也是国有电影企业,我们也要加入!
他还创造性的提出各家以资產规模认购股份,有钱的多出,没钱的少出,绝不为难兄弟企业。
上级主管部门一想也对,中影有经验、有实力,有他们的加入,正好带著各地方的电影厂共同进步,做大做强,於是很快就批准了中影的方案,成立了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上影都要气疯了,我们是想和中影抢饭碗,可不是想和中影共用一个饭碗!
更何况在新公司中,电影局和中影集团加起来占了34%的股份,隨便拉拢一两个地处京城的小股东,就能为所欲为,这还联合个屁啊!
经此一战,韩三坪在华国电影届立下了赫赫威名。
“云秋,云海和中影——”
韩三坪终於还是没忍住,问出这个压在心里几个月的问题。
对於云秋和喇陪慷之间的矛盾,他从心理上偏向於云秋,但对於付出了十多年心血的中影集团,他也有著很深的感情。
云秋知道韩三坪的意思,他口里说的是云海和中影,但实际上问的是自己和喇陪慷。
“韩局,这事儿还真不好说,喇董过於强势,他对云海提出的要求是中影要在每一部电影中占大头。
恕我直言,对於云海来说,这个要求太过分了,而且这对华国电影行业来说,也不是好事。
中影是国企,又掌握了引进片的发行权,利润有了足够的保障。
我个人认为,中影集团对於国產片,应该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多投资冷门题材和冷门类型的影片,补全国產片的门类,多培养年轻导演,让他们有钱拍第一部影片,这才是中影集团应该做的。”
结束了和韩三坪的电话之后,云秋开始考虑自己下一部电影。
这几年拍了科幻、喜剧、金春,这次再拍一部悬疑犯罪片,去港城拍!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