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的妻子,就是死在世家之中的王家的里面。
后来他在大齐朝的一路被贬,也是因为得罪世家。
相信这些人里面,没有比他更恨世家大族了。
但严正毕竟年纪稍微大一点,他做事思考的还是会多一点的。
在他看来,世家大族確实是得除掉的祸端。
但不能现在动手。
现在时机未到。
儘管严正跟陈智远说过多少次:
现在时机未到,天下政局未定,而世家实力强大,虽然手上有武力,但一切未稳,若是对他们动手,很有可能让天下再度陷入大乱。
毕竟现在还有很多人都盯著长安呢。
应该一边改良科举,慢慢让世家们把他们吞下的那些上升渠道给吐出来。
然后再悄悄的在朝廷之中,將世家们的话语权,给撤下来。
等到一个合適的时机,就能一波將他们全部拿下。
但陈智远少年意气,认为天下都是自己跟著苏世打下来的,为什么要怕这些世家
於是他便不再跟严正商量,而是转头去找罗候。
罗候那个时候更年轻,他的想法和陈智远一样。
而且他一直在吏部做事,吏部作为负责官员任命的机构。
罗候也知道,这些上来的臣子,有多少是那些世家大族塞进来的。
又才有几个是靠著恩科上来的。
而且这个时候天下大乱,大楚还没有来得及继续举办恩科。
所以两个人一拍即合,准备一起对世家们动刀子。
於是,在七天之后的早朝上。
陈智远连带著罗候以及其他的嫡系们,一起上奏摺弹劾世家大族,言辞激烈,说要將那些世家大族所占据的,天下民生福祉,都討回来。
他们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將长安內外的所有世家大族们,都给嚇到了。
他们也明確的知道,陈智远是要对所有名门望族动手。
於是,这些名门望族便罕见的凑在了一起,然后一起抨击陈智远。
陈智远这个人,虽然说为人清廉,不贪污,不欺凌弱小。
但他为人过於锋芒毕露。
很多人就揪著一些他曾经隨口说得言行不放,比如说当今朝廷如何如何,还有当今皇帝如何如何。
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
苏世本人也知道。
更何况,陈智远是他小舅子,就算真的说了他两句,他也不会多说什么的。
但是当时的问题是,陈智远做得有些太过了,直接就对所有世家大族开炮了。
其实即便是二十年后,林易对著那些世家大族开刀,也不是上个奏摺,一下子范围攻击所有世家。
他只是靠著所谓的“私仇”,一个一个的动手。
而且主要清理的只是长安城內的一些世家。
至於除了长安的其他世家,也都没有太赶尽杀绝,甚至许多都还没来得及动手。
而且即便如此,都是严正这么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
毕竟这些世家的势力,早就已经渗透进了方方面面了。
但陈智远做得太雷厉风行了,以至於一点后路都没有给自己留。
而苏世当时想要保他。
但世家们不依不饶。
整个大楚刚刚建立,就又开始动盪了起来。
甚至有些地方世家更是唇亡齿寒,直接带兵造反了。
於是苏世为了安定这些暴怒的世家们,不得不將陈智远革职,让他在家休息。
这也是苏世能做出来的最大让步了。
他当时想的是,现在先委屈一下小舅子,等到风头过一下,再把他调出来,继续做官。
但谁料,陈智远在此事之后,居然直接颓废,在家中一病不起,两年之后,抱憾而终。
而他这一死,无疑是让整个大楚开始动盪。
苏世本人和陈智远相交甚好,或许当初在妥协的时候,都没有想过最后陈智远会因为此事而死。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杀害任何一个功臣,从始至终善待身旁这些跟隨自己打天下的老哥们们,但明明已经身为帝王,却还是有那么多无能为力。
於是他也开始抑鬱了起来,甚至从曾经勤於政事的君王,一度变得消沉了起来。
於是,苏世每天就窝在自己的园林之中,靠著打猎钓鱼过活。
他甚至还纳了许多妃子来充盈自己的后宫。
而此时代替苏世的。
就是陈鶯,这位当初隨同苏世一起起事,建立大楚,但却一直蜗居幕后的皇后,开始摄政。
在陈鶯和严正的努力下,大楚开国的盛世继续延续。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