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红的趋势肉眼可见。
两集影片播出结束,就有新的gg商和综艺节目组找上门来,小助理还没找来得及找崔道允谈话,他就主动找上了她。
“所有私人活动邀约都帮我推掉。”
崔道允爱財,但他也明白捡了芝麻丟了西瓜的道理,演员的身份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现在要做的是安心拍戏。
片场也有了新的变化,《密会》剧组驻扎在京畿道综合影视基地,这片区域散客很多,粉丝很少。
《密会》剧组老戏骨扎堆,与粉丝绝缘,贵如金喜爱名气很大,影迷数量眾多,但她是出了名的与影迷保持距离,且她的影迷年龄大多30代往上,没有追星的热忱,只三三两两在剧组外零星出现过几次,远远见偶像一面便心满意足离开。
反而是崔道允自己,入驻剧组以来他的自来粉跟隨最多,虽只是小猫三两只,胜在长情,无论颳风下雨总要来剧组门前晃一晃。
总之,像《继承者们》剧组那样门口总围著一大群粉丝的盛况,在《密会》剧组从未出现过。
短短两天,剧组的门口突然就变得很拥堵,甚至多了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崔道允的车停在不远处,他思考了一下吩咐黄全去统计一下到底有多少人围在门口,自掏腰包让等候工作人员帮忙分发饮料。
人虽然多,但南韩的粉丝追星都是专业的,既不堵道,也不会在演员进入的时候一拥而上,要么默默拿著手机相机拍照,要么看一眼发现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明星,乾脆在一旁玩儿手机。
崔道允出现的时候人群终於有了不小的骚动,声浪渐大,他不走亲民路线,也对跟粉丝近距离贴贴没什么兴趣,低著头在剧组安保的维护下一味前行。
直到挤到最前面,看到了某个熟悉的身影埋头在比她本人脸还大的长镜头下使劲衝著他亮闪光灯。
崔道允停下脚步,从身后的袋子里掏出一杯冰美式。
“多恩努那,別拍了,请你喝咖啡。”
这是最早给他写信的粉丝,也是一直来片场打卡的三两只小猫之一,还是產图大户,与珍姬努那一起包揽了“我可以”打卡楼的半壁江山。
因为那封信里面称呼他“欧巴”,一直以为比自己小,直到某次偶尔閒聊几句时才知晓,对方比自己还大了七、八岁。
南韩女粉不论年龄大小都喜欢喊自担欧巴,那就各论各的,你喊我欧巴,我叫你努那。
崔道允也没去打听为啥天天守著他不去上班,人家一个长镜头价格抵得上他一辆车,有这钱爱干啥就干啥。
第一个追隨自己的粉丝,註定是比其他人有优待的。
这会儿安多恩头就从相机后面抬了起来,一只手接过咖啡,另一只手还下意识按著快门。
周围尖叫声此起彼伏,她也跟著憋红了脸,以前也被崔道允请喝过咖啡,自己也回请过,两个人就是很平常的比普通人关係稍微好一点的粉丝与偶像的关係。
但现在在眾目睽睽之下,这种独宠一人的感觉,还是让她脸烧得滚烫。
都说红气养人,短短几天,突然就觉得自担又帅上了一个level。
“欧巴......”
安多恩以前见著崔道允的时候小嘴叭叭叭,也不管对方听没听的进去就是一顿彩虹屁,这会儿反而憋半天太过於激动不知道说什么好。
最后也只是捂著脸尖叫。
“收视大发!!!”
......
剧组內和剧组外是两片天地,但同样喜气洋洋,收视率很好,大家的精气神也很充沛。
郑作家本来担心年轻人骤红心態失衡,戒尺都准备好了,就等著崔道允拍戏不认真或者想请假出去活动赚钱的时候给他当头一棒喝。
结果压根没用上,別的演员多多少少下戏的时候还会討论一下收视率啊,剧组外面的围观群眾之类的问题,这臭小子一下戏就埋头在剧本上,要么在台词本上涂涂画画,要么就是跟即將对戏演员交流,愣是比老戏骨们还要沉稳。
郑作家在他身后来来回回晃了好几个回合,没抓到一点错处,有点欣慰,又有点无从下手的失落感,心態很复杂。
年纪大了,喜欢调教小演员,偏偏小演员自我修復意识很好,调教一次就得歇上老长时间才能盼来下一次调教的机会,手实在痒。
还想再去晃一趟的时候,来了几个电视台的高层,带著任务来的。
两边一交流,电视台很看好这部剧的持续走势,需要加强宣传攻势。
这是应该的,《密会》在流媒体上没怎么宣传,但传统的宣传模式肯定得有。
老戏骨们一把年龄了不爱折腾除了一张嘴有用啥也不是,发配去访谈类节目露露脸。
洗头妹、二代包养小白脸和李善宰的亲故还算年轻,但他们戏份不多,也扛不起招牌,那就去室內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