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有用回到番禺后,召集工部所有能工巧匠,甚至包括玻璃工坊的负责人李土,还有媳妇黄月英,炼丹师徐老道等。
看着这些年培养的能工巧匠,吴有用心里感慨,无怪乎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共济会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和这些人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今天召集大家来,主要是提升航海装备,首先,我给大家提两个思路。”吴有用先开口定调。
“其一,是单筒望远镜,它利用的光线折射的原理,利用凸凹透镜的搭配,达到放大远处景物的作用。这就是其基本元件的构造图,透镜的磨制李土你那里得多进行试验,最后的组装也需要调试。此工作需要全力攻关,后续航海覆盖多大海域面积,就看我们提供的航海工具好不好用。”
“其二,是指南针,这个在黄帝时期就有指南车的记载,所以这个是可以有据可循的。我现在的要求就是将其便携化,直至最后可以随身携带,建议将其设计为罗盘结构。”
“最后”吴有用看着下面的人问道。“有没有懂得过洋牵星术的?”
下面的人互相望了望,这是啥玩意?
徐老道犹豫下说道:“我有一旧友,喜好观星,我曾听他酒后说过,他可以通过在海中观测星象来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返回陆地,为此他把这当做人生一大挑战而炫耀。”
吴有用看了身旁服侍的红儿一眼,轻声道:“让暗处查,将此人挖回来。”
红儿肃容应是。
吴有用琢磨了一下,对着下面的人问道,“我记得在长沙时,随手弄了几门学科,其中有几何学和基础物理,你们有没有精通的?”
在前面站着的黄月英和马均都将目光投在一个不满十六的少年身上。
只见这少年虽然年少,但身上透出一股机灵劲,身材虽然有些偏瘦弱,不过精神头确是很足,一看就是精力旺盛。
吴有用感觉到两人的目光,也望向这个少年问道:“此子为何人?”
只见少年不慌不忙出列行礼,“后学末进马立,马念恩见过会首。”
吴有用诧异的看向马均,“德衡,这位是?”
马均忙道:“这,这是我,我儿”
吴有用恍然,“这就是你那个儿子,叫豆儿是吧?现在都这么大了?马立,马念恩?”
马立恭敬道:“父亲感念会首大人的活命之恩,遂给小子取字念恩,让我永远不忘会首的活命之恩。”
吴有用笑着摆手,“不必如此,马部长的能力我是看在眼里的,他多得好全凭自己的本事。”
此时黄月英开口道:“靖哥哥,你编撰的几门课不都是我在教授么?这个小豆儿是所有学科的满分,后来他问的问题我都回答不上来,不然你以为我那时候问你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哪来的?”
马立忙对黄月英行礼,“老师过誉了,小子就是有些小聪明罢了。”
吴有用哈哈大笑,“好,好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马立,我将六分仪和一些基本的原理和你说说,看看你能不能将其弄出来。对了,还有经纬度的概念,以前我没顾上教授你们,这次也一并说了。”
“对了,婉贞,你把他们这批孩子里学习最好的一些都调来,我给他们再拓展一下,让他们成立攻关小组,专门用来科研。让赵静也参加,别光顾着服装设计了。”吴有用对黄月英道。
接下来共济会忙着到处挖人才,搞科研。
通过不断的试验,粗糙的单筒望远镜试制了出来,指南针也在马均的研究下做出成品。
徐老道说的天文大拿沈溪也被带了回来。来后就是骂骂咧咧,说什么不想来非得让来,什么破下三滥的招数都使出来了,我倒要看看你们叫我来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