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阿福摸着下巴琢磨半天,忽然从床上坐起来:
“有了!我去找安丞!”
安丞是阿福认识的羽林卫朋友,当年查唐明旧案时帮过忙。
听说他家小子不爱读书,天天上树掏鸟窝,俩孩子正好互补。
说不定能将这个小书虫影响得活泼一些。
第二日天刚亮,阿福就把时民安塞进马车。
时民安原本还抱着本《蓝星民生案例》,阿福硬给换成了个木雕小鱼,说:
“去安叔叔家玩三天,回来爹教你雕北徐的渔船。”
时民安眨巴着大眼睛:
“爹,安叔叔家有《泉州海产图谱》吗?陈阿牛叔叔说那上面记着十七种捕鱼法子。”
阿福哭笑不得,揉了揉他的头:“玩够了就有,听话。”
马车刚到安府门口,就见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从里面冲出来。
他的手里攥着只蛐蛐罐,正是安丞的儿子安小虎。
“阿福叔!你可来了!”
小虎嗓门洪亮,看见时民安,眼睛一亮。
“这就是你说的小书虫?走,我带你掏鸟窝去!”
时民安往后缩了缩,抱紧怀里的木雕小鱼:“我、我想看书……”
安丞笑着把他们往里领:
“别听小虎的,我书房有本《江湖异闻录》,记着各地的奇人异事,比你那民生案例热闹。”
三日后阿福去接人,刚进院就愣住了。
时民安正蹲在石榴树下,给安小虎讲书里的“机关术”,手里拿着根树枝在地上画图纸。
小虎则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嘴:“这机关能逮兔子不?”
安丞端着茶走过来,笑着道:
“你这儿子可真神,把我那野小子治得服服帖帖。”
“不过也没白来,学会爬树掏鸟窝了,说要观察鸟类与生态的关系。”
回去的马车上,时民安趴在窗边,小脸蛋晒得红扑扑的,手里却多了片羽毛,说是“研究用的”。
阿福问:“还看书不?”
孩子重重点头:“看!”
“但小虎说,光看书不行,得去田里看看稻子咋长的,去河边看看鱼咋游的,不然念姑姑写的民生,就成空谈了。”
暖夏在院里等得着急,见孩子回来,先摸了摸他的额头,又检查手心有没有伤口。
听见阿福转述时民安说的话,忽然笑了:“咱们民安长大了。”
晚饭时,时民安捧着碗,忽然说:
“娘,我想给念姑姑写信,问她要《农具改良图》,我想跟小虎一起,帮张爷爷改水车。”
阿福和暖夏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的笑。
原来孩子不是成书呆子了,是把书里的道理,长出了腿,要走到田里、河边、百姓中间去了。
院角的灯笼亮起来,暖黄的光落在时民安捧着的粗瓷碗上,也落在阿福未完成的书院模型上。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