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真会查到他头上。
月上柳梢头时,梁王府的水榭边,许澜沧正把玩着手中的玉佩。
听着沧九的汇报,喉间溢出一声低笑:“呵,她倒比我想的更果决。”
“沧九,让沧七今晚去一趟花月楼附近,把那搅局的地痞送走,别让他留在盛京,给时念惹麻烦。”
沧九虽疑惑王爷为何要帮一个青楼老板娘,却也不敢多问,躬身应了声“是”,转身去传命令。
与此同时,怡红院后院二楼的房间里,时念正对着十五个汉子头疼。
她手里拿着一张识字表,挨个问过去,得到的都是摇头。
“你们当中,就没一个人识得字?”
阿福站在她身后,恨不得把自己缩成影子。
他也只认得几个简单的字,比这群汉子好不了多少,哪敢出声。
时念回头,刚好撞见阿福躲闪的眼神,顿时明白了,无奈地揉了揉眉心。
“行了,也不指望你们了!阿福,明日你去街上问问,有没有先生愿意来我院里教识字——”
“不止教他们,你也得学。”
“这……恐怕不行啊念姐。”
阿福苦着脸,硬着头皮解释:
“那些读书人最是清高,向来瞧不上咱们这种风月场所,哪会愿意来怡红院教书?”
时念想了想,也觉得有理。
文人骨子里的傲气,不是那么容易磨掉的。
她沉吟片刻,道:“那便换个法子,你明日去牙行,再买几个人回来,要会算数的,最好是当过账房掌柜的。”
她顿了顿,又补充:“让凝霜跟你一起去,她识得字,也懂些账目,能帮你把把关。”
阿福连忙应下,有凝霜帮忙,他也不用怕被牙行的人骗了。
送走一群汉子,时念回到桌前,拿起今晚收回来的投票单,开始统计结果。
这活儿琐碎,等她算完时,窗外已经敲了三更。
她伸了个懒腰,看着统计结果,却愣了愣。
她原以为《水调歌头》这种贴合古人意境的曲子会最受欢迎。
没成想,浅醉唱的《青花瓷》竟得了第一,婴宁反倒排到了第三。
反应过来后,时念忍不住笑了。
忘了,《青花瓷》可是周天王的经典,就算穿越到古代,这旋律和意境,照样能打动人。
看来以后,倒是可以多拿出些现代的好曲子来。
她将结果誊抄在宣纸之上,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上床歇息。
再次睁眼时,天已经大亮,前院传来姑娘们练声的动静,让她瞬间清醒过来。
简单洗漱后,时念随意扎了个马尾,便往大堂去。
昨日请的梨园师傅该到了,她得去看看教学情况。
一进大堂,她的眉头就拧成了川字。
八个姑娘规规矩矩地站在一侧,手里拿着乐谱,脸色却不太好看;
而对面的梨园师傅们,个个端着架子。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