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本青天记勘察探案,抽丝剥茧环环入扣,引人入胜,太对他胃口了。
可青天记就只有上中下三部,他很快就看完了所有的内容,现在对南城先生的新书也是日盼夜盼。
等到实在等不住,北商元便一个月好几封信催促。
等着得了准信,赵掌柜忙写了封信快马加鞭让人送去了清河城。
崔清漪怀里抱着一只肉乎乎的狗崽,一手握着笔。
鉴于青天记的成功,南城先生的写作基调基本已经定下,崔清漪打算接下来将前世最著名的洗冤录搬上来。
那部剧在电视台播放的时候崔清漪的年纪还很小,但可能正是因为年纪小剧中有很多情节给崔清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长大工作后她又将那部剧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所以即使是在陌生的朝代过了二十年,崔清漪还是能清晰的回想起剧中的情节。
这种历史经典著作,崔清漪也不打算费劲给改了名,洗冤集录四个大字便直接落在了新书的封面。
之前是一直忙乱导致不能静下心来动笔,可一旦拿起了笔 ,崔清漪便全神贯注在面前的工作里,就连蒟蒻什么时候来将狗崽带走也没发现。
写这本书对崔清漪来讲更像是将记忆中的东西默写上来,脑子里记忆清晰,所以全程几乎没有卡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