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留下联系方式,等雕好了我们通知您,或者帮您寄过去,您看怎么样?”
女游客想了想,点了点头:“那好吧,我等几天也没关系。麻烦周师傅了,刚才是我态度不好,对不起。”
周木匠的脸色渐渐缓和下来,摆了摆手:“没事没事,你也是喜欢这个木雕。我明天就开始帮你雕,保证和这个一样好看。”
一场小风波就这样平息了。林夕看着周木匠重新拿起刻刀,专注地雕刻着木雕,心里松了口气。她知道,随着游客越来越多,这样的小插曲可能还会发生,如何平衡游客的需求和居民的生活,如何维护巷里的秩序,还需要慢慢摸索。
中午时分,巷里的 “银杏巷茶馆” 正式开业了。茶馆是由巷里的一栋老房子改造的,保留了原来的木质门窗和天井,里面摆放着木质的桌椅,墙上挂着林夕的画作和巷里的老照片。茶馆的老板是巷里的老住户,姓吴,以前开过茶馆,手艺很好。
开业第一天,茶馆里就坐满了游客。吴老板忙着给游客沏茶,他用巷里的井水,泡上自己炒制的绿茶,茶香四溢。游客们喝着茶,看着天井里飘落的银杏叶,时不时和身边的人聊聊天,脸上满是惬意。
林夕和晨光也来到茶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吴老板端来两杯茶,笑着说:“小夕,晨光,快来尝尝我泡的茶,用的是巷里的井水,味道怎么样?”
林夕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一股清香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甘甜:“吴叔,您泡的茶真好喝,比外面茶馆的茶还香。”
“那是自然,” 吴老板得意地笑了,“我这茶叶是自己在山上种的,井水是巷里的老井,泡出来的茶肯定不一样。以后你们要是累了,就来我这茶馆坐坐,我给你们泡好茶。”
正说着,陈佳佳拿着相机跑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林夕姐,晨光哥,你们快看,今天来了好多游客,我拍了好多照片,都快装不下了!还有好多游客问我,咱们巷里有没有民宿,想住下来多玩几天呢!”
“民宿的事,咱们之前不是商量过吗?” 晨光放下茶杯,说,“巷尾的那栋老房子,不是要改造成民宿吗?现在修缮得怎么样了?”
“快好了!” 陈佳佳笑着说,“工程队说,再过一周就能完工了。民宿里的家具都是用老木头做的,还摆放了很多巷里的老物件,肯定很有特色。到时候游客来了,就能住下来,慢慢感受咱们巷里的生活了。”
林夕点了点头,心里有些期待。她想起第一次来银杏巷时,这里安静得像幅画,现在虽然热闹了,但依旧保留着老巷的韵味。她希望,不管以后来了多少游客,银杏巷都能守住这份初心,守住这份温暖。
然而,下午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位游客在 “老物件博物馆” 里,偷偷用手机拍了林夕的画作,还发到了网上,配文 “银杏巷不知名画家的画,水平一般,还敢拿出来展示”。很快,这条帖子就被很多人看到,有人在下面附和,说画作 “没有艺术感”“不值一提”,还有人说 “银杏巷就是个炒作出来的地方,根本没什么文化价值”。
陈佳佳最先看到了这条帖子,她气得脸色发白,拿着手机跑到林夕面前:“林夕姐,你看这个人,太过分了!他不仅偷拍你的画,还在网上诋毁你,诋毁咱们的巷子!”
林夕接过手机,仔细看了看帖子和下面的评论,心里虽然有些难受,但还是平静地说:“别生气,每个人的审美不一样,他觉得不好看,也正常。至于诋毁巷子,咱们没必要跟他计较,咱们巷里的文化价值,不是他一句话就能否定的。”
“可是他偷拍你的画,这是侵权啊!” 陈佳佳着急地说,“咱们应该举报他,让他删除帖子,道歉!”
晨光也凑过来看了看,点了点头:“佳佳说得对,偷拍画作发到网上,还进行诋毁,这确实是侵权。咱们可以联系平台,举报这条帖子,让平台删除。另外,咱们也可以在网上发一条声明,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