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敢拆,我就躺在这老槐树下,看你怎么拆!”
“对,我们不签!” 陈老板也站出来,“我这杂货店就开在这里,除非我死了,否则谁也别想拆!”
赵峰的脸色沉了下来:“看来大家是铁了心要跟我们作对。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从明天开始,我们会断了巷里的水电,直到大家签字为止。”
“你敢!” 林夕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违法的!我们可以去告你!”
“违法?” 赵峰冷笑一声,“我只是按照规定办事。这巷子的改造计划是合法的,你们拒不配合,就是阻碍城市发展。就算你们去告,也赢不了。” 说完,他带着人扬长而去。
天黑的时候,巷里的灯突然灭了,空调也停了。整个巷子陷入一片黑暗,只有手机屏幕的光在闪烁。孩子们吓得哭了起来,大人们也慌了神 —— 没有水电,怎么生活?
张婶摸索着点燃蜡烛,微弱的烛光映在大家焦虑的脸上。“这可怎么办啊?” 她声音发颤,“没有水,连饭都做不了;没有电,晚上连觉都睡不好。”
“赵峰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陈老板叹了口气,“要不…… 我们还是签了吧?跟他硬碰硬,我们根本不是对手。”
“不能签!” 李爷爷坚定地说,“我们要是签了,这巷子就真的没了!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再也看不到这么好的老巷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有人坚持抗议,有人主张妥协,气氛越来越紧张。林夕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像被刀割一样 —— 以前,巷里的人总是团结一心,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互相帮忙,可现在,因为拆迁,大家开始有了分歧,甚至要闹矛盾。
“别吵了!” 林夕突然开口,声音带着哭腔,“我们不能因为拆迁就忘了我们是一家人啊!这巷子不仅是我们的家,更是我们的根。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还有谁能帮我们?”
大家都安静了下来,烛光下,有人低下了头,有人抹起了眼泪。
“小夕说得对,” 晨光握住林夕的手,语气坚定,“我们不能放弃。没有水电,我们可以想办法 —— 明天我去买些桶装水和蜡烛,大家分着用;晚上天热,我们可以在老槐树下乘凉,聊聊天。只要我们团结在一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对,我们团结在一起!” 张婶擦干眼泪,站起身,“明天我给大家做馒头,没有电,我就用柴火灶蒸;没有水,我就去巷尾的井里打水。咱们巷里以前没水电的时候,不也过得好好的吗?”
“我也来帮忙!” 陈佳佳举起手,“我明天去买些手电筒和电池,再给孩子们买些零食,让他们别害怕。”
“还有我,” 李爷爷拄着拐杖站起来,“我明天就去文物局,找那个老同事,就算跪下来求他,我也要让他帮忙保住咱们的巷子!”
看着大家重新燃起斗志,林夕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这场仗很难打,但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有希望。
第二天一早,晨光就开车去了超市,买了几十桶矿泉水和几箱蜡烛,分发给每户人家。张婶在院子里支起柴火灶,蒸了一大锅馒头,香气飘满了整个巷子。陈佳佳则带着孩子们在巷里捡树枝,准备晚上在老槐树下生火驱蚊。
巷里的生活虽然艰难,却又恢复了往日的温暖。大家白天一起抗议,晚上围坐在老槐树下,吃着馒头,喝着井水,聊着巷里的往事。李爷爷给孩子们讲老银杏树的传说,张婶给大家唱年轻时的歌谣,陈老板则给大家讲他开杂货店时遇到的趣事。黑暗中的银杏巷,反而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温馨。
赵峰得知巷里的情况后,气得摔了杯子。他没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老百姓,竟然这么有韧性,断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