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脑子糊涂了。
秦始皇心想,这人虽然有才能,但是做事也太放荡不羁了。公然帮考生考试,这不是在和科举制度对抗么。
(用户:这哥们儿考了15年,屡战屡败。)
(用户:太有毅力了吧,居然考了15年,我的天啊。)
【大家也不要太可怜温庭筠了,虽然他长得不好看。但是人家女人缘还挺好的,也是青楼里的常客了。】
(用户:温庭筠经常考试落榜,是不是因为他太丑了啊。)
(用户:这人命真是不好,可惜拥有这么好的才华了。)
(用户:可惜了,这哥们要是在现代,肯定能赚个几百万。)
【其实也不怪古人作弊手段层出不穷。】
【主要是古代的科举考试,实在是太难了。】
【范进一把年纪了,好不容易中了举人。结果还疯了。】
秦朝。
秦始皇听见这个消息一脸震惊,这也太可惜了。好端端的人居然疯了。
三国。
曹操一脸不解,至于这么疯狂了,居然开心的疯掉了。这心理素质也太差了。
【我们以明朝的科举考试为例。】
【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等级。】
【共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
(用户:为什么不讲唐朝的。)
(用户:科举考试不是隋朝开始的吗?为什么不直接讲隋朝。)
(用户:隋唐这两个朝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不是很多。)
【童试。这个考试应试者不论年纪多大,都称之为童生。】
【如果在童试时,看见你身边有七老八十的考生,也不用很震惊。】
汉朝。
刘邦心想,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去考试,这要是真考上了,还要继续往下考。
要是运气不好,刚考取功名,直接就死了,岂不是凉凉了。
【这个童生考试里也是有等级的,只有考到高等,才能被称之为秀才。】
(用户:这怎么感觉比现代考试还难啊。)
【考取秀才后呢,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考试了。若是考中了就是举人了。】
【别看我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这个考试是真的不容易。】
【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只是个秀才。】
(用户:怪不得范进中举会疯,我考公报名300人只招一个人,这要是真考上了,搁谁谁不疯。)
【然后就会试,难度极高,只有举人才可以参加会试。】
【之后就殿试。皇帝亲自提问,考生当场作答。】
(用户:这要是心态不好的,直接就完了。)
(用户:其实古代考场环境更差,感觉在里面考试会疯。)
宋朝。
苏轼心想,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忍一忍就过去了。为了考取功名,这些算什么难事。
【当你吃到的饭菜有问题,你是又一个社恐,并且不敢正面和商家对抗,你们会采取什么措施呢。】
【第一种,窝囊人有窝囊人的玩法。】
【饭菜里吃出虫子,默默把虫子放到纸上,并且把筷子头对着虫子,围成一圈。】
【希望能用这种方法,告知商家有虫子。】
(用户:一般收拾桌子的都是服务员,哪个服务员会看这个呀。)
(用户:嘻嘻,惹到我们这群社恐人,商家你算是踢到棉花啦。)
秦朝。
秦始皇被子评论逗笑了,他以为是要放几句狠话给商家听,没想到竟然说踢到棉花了。
扶苏被这些人逗笑了,这些人还真是佛系啊。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说道,“这也不算说窝囊吧,可能这些人就是不想计较。”
宋朝。
苏轼看着天幕说道,“区区一个虫子而已,直接吃了,就当加餐了。”
苏辙一脸震惊的看向苏轼,心想有些人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明朝。
朱元璋一脸费解,“这虫子在哪呢,朕怎么没有看见呢?”
马皇后贴心的给朱元璋,指了指虫子的位置,“陛下您看见没,虫子就在那个位置。”
朱元璋眯着眼睛,视线顺着马皇后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哎我天,这小虫子都能被后人发现,后人这眼力可真好。”
朱元璋心想,要是他根本就看不到虫子,可能早就不知不觉把虫子吃下肚子了。
【去水果店买水果,两个桃子要我20块钱。】
【我窝窝囊囊的把钱付完了,也只敢默默在社交平台上吐槽。】
(用户:没关系的小窝囊,窝囊习惯就好了。我现在已经窝囊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