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炁相合、炁载真我,道衍炁过五太而生精,而成真精,成就神意无漏。
随后先天精炁神循环互化、即汲取肉身所含之道,也带动肉身蜕变,于身中衍生法界。
再以世间大道打磨,法界完善就等于完善己道,大道完善带动法界也完善,自然就踏足了肉身无漏。
那之后呢?
之后磨砺心性,等心性圆融自绽其光,消化完此前领悟的天地道韵,打开心像世界后,将自身之道的另一面映照——即心像世界的结构与运行秩序一一完善。
等到此法进无可进时,真我合于真炁真精,摆脱万物对心灵的束缚后,可以借助先天五太之演化,逆反先天,成就涅盘。
然后重复无漏与涅盘,一面令真我成长,一面更深入的把握天地之炁,接触天地真实性更多的变化,令心像世界更加真实。
更后面呢,大师兄的小儿子也开始插嘴。
“玉矶”
。
看着欲要训斥的大师兄,王聪摆摆手。
后续的修行我还没完善出来,只大体的规划在呼吸吐纳上。
通过吐故纳新的方式,令人身小天地经受天地大道的滋养与磨砺,一点点的完善法界,并在窍穴处衍生法界分支,法界成长,遍带动心像世界完善,心像结构完善又能助推心像真实性的成长,增长修士先天之精炁神。
先天精炁神的成长,又能助推修士更全面而细微的把握天地元炁,等到修士将真我之存在蔓延至太极状态,就可借助元炁在太极状态下的本质,投射出一份对应的元炁,来承载自身的存在,最终完全替换。
什么要替换呢?道经十三章有言,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修行即修心,修得宠辱不惊后,依然有大患,唯有消除肉身之患方得性命双全。
当存身之炁只是真我从先天之炁中投射出的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自身真我在世间的表现,因此肉身虚实完全随心,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受到伤害的,故此身无大患。
至于怎么投射先天元炁新的可能性?
这其实很简单,养神到一定程度的弟子应该都现了,有时候一滴露珠,一点鸟粪,一点石沫,一片菜叶都会出现较强的吸引力,会不自觉的出现吞噬的欲望。
而那些吞食了较多不反感之物的弟子,在基础三境极限更高。
这其实就是同一份元炁本质投射出的不同之物,吞食就等于归一了部分元炁演化的可能性。
但元炁本身能同时展现出多份可能性,禁止了一方、那没被禁止的方向就会得到扩展,于是基础三境的极限就被动提高了。
而这只是后天能量,不是更本质的后天元炁,更不用说先天之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