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在一七三九年,也就是明年,明帝国将会至少有十八艘战列舰、八艘大型航空母舰、十艘两栖攻击舰下水,其他舰船若干。
对欧皇陛下来说,这就等于是晴天霹雳一般,哪怕这里面被明帝国的盟友拿走一半,剩下的一半在入役之后也能极大的增强明帝国海军的战斗力。
根据明帝国造船厂的流程,舰体部分完工之后,余下的栖装工作也会在船坞内完成,也就是说,一旦战舰下水,那就是可以进行海试了。
按照时间推算,在一七四零年之前,这批战舰就可以正式加入明帝国海军的序列了,如果情况紧急,也能缩短海试的时间。
这下双方的力量对比又变了,原来欧洲联合舰队在本土作战,勉强可以与明帝国海军相匹敌。
等到这批战舰服役之后,恐怕“勉强”就会变成“非常勉强了”!
同期,法国海军、荷兰海军都只能服役一艘战列舰和一艘航空母舰,瑞典海军根本没有主力舰的建造计划,普鲁士海军主力舰全靠明帝国的赠送……
在一七四零年左右,明帝国与欧洲联合舰队的战列舰数量对比为29-17,航空母舰数量对比为25-6!
战列舰方面勉强一看,航母数量则到了根本不忍直视的地步。
这仅仅是保守估计,如果明帝国海军的战列舰保有数量达到欧洲联合舰队的一倍,也不会让人感到意外。
而且对方还占据了质量方面的优势,其战列舰的舰龄小、主炮口径大、航速更快、续航力更高,综合性能高出欧洲战列舰一截。
考虑到质量方面的因素,海军参谋部估计双方的战斗力总量对比可以被拉大到50-17,几乎是己方的三倍,可惜没人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因为罗马而交恶,谁能想到会发生这种事?
现在就算实施之前的造舰增购计划,战列舰这种玩意也不可能在一两年内完工。
问题在于明帝国的最新批次的主力舰,真的会在一两年内完工,这就让法国海军感到措手不及了。
路易十世没准备为了罗马而与明帝国开战,法国海军更没准备好。
几十年的努力成果,被前盟友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几周时间消灭干净。
毫无疑问,这就相当于法国海军的审判日!
法国海军也不是没有指定宏伟的造舰计划,最理想的计划跟明帝国类似,每个批次的建造时间为八年,用以建造八艘主力舰,折合每年一艘。
然而现实的财务状况让这个造舰计划永远不可能被实施,每三年采购一艘主力舰,已经算是欧皇陛下开恩了……
路易十四当然愿意为海军购置巨舰,这种武器能让他特别有成就感,而且能够体现出法国的强悍国力。
可是新式战列舰随着其吨位的暴涨,其造价越来越高,七级战列舰的外购的优惠价也高达三亿五千万银币。
就算是在本土造船厂建造同型号的战列舰,大力压缩各方面的支出,其造价也不会低于两亿银币。
每五年能给海军添置一艘主力舰,已经算是财务能力的极限了。
一想到这方面的事情,路易十四就羡慕明帝国的财力和造船能力。
如今有机会用换地的方式来获得明帝国的自然资源和一半以上的造船厂,这当然让路易十四非常的高兴。
但因为罗马的问题而与明帝国交恶,导致换地无法顺利进行,又让路易十四很是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