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明末黑太子 > 第952章: 三桂出走

第952章: 三桂出走(2 / 5)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直播养崽后,糊咖我一夜爆红 洪荒:重生一气仙,稳健修行 斗罗:辅助好欺负?可我是团宠诶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柯南:推理?不,我直接速通 痴相公 穿越70年代从知青到国士无双 原神:丘丘人,但是成为冒险家 一百五十岁封号斗罗,未来可期 红楼:开局吕布天赋

p;   大清有了粮食,后方还有异常肥沃之土地,与炮火纷飞的辽西战场完全没有可比性,在后方无忧无虑的耕作,对百姓来说也是件大好事。

    范文程补充说,只要提供优惠待遇便可,譬如头一年完全免税,从第二年至往后五十年,朝廷只收一半的粮食作为税费及土地出让费。

    凡耕作满十年,百姓所耕之地,皆可永久拥有,朝廷不会索取一两银子的费用,还会办法土地凭证。

    适龄成人,每人三十亩,老人与孩童,每人十亩,在此基础上,可随意耕作,开垦面积不设上限。

    皇太鸡觉得这个建议倒是不错,至少对大清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说地是合情合理,于朝廷于百姓皆有好处。

    范文程还提醒皇太鸡,若是在秋收之前,那魔童派兵在辽西登陆。

    从锦州至山海关这一条狭长的区域内,出兵上百路来放火焚烧庄稼。

    届时大清王师根本无法及时救援,等于被蛮明给牵制住了。

    于是下旨遣人送往宁远,吴三桂可选择率部继续驻守宁远,不过为防止蛮明出兵在秋收之前焚烧庄稼,毁坏田地,附近百里之内的百姓,均需迁往大清后方。

    实际上,土地在耕作多年之后,肥力早已尽失,只能依靠不断施肥来使作物生长成熟。

    开垦荒地得来的新地远比旧地的肥力高,无非是开荒比较费力而已。

    从锦州至山海关,在辽西地区遍布无数大小堡垒,这些堡垒便是当初孙承宗的杰作。

    看似星罗棋布,在战时,特别是明军丧失野战能力的情况下,就是一个个小型孤岛。

    大清王师不是没能力打下这些地方,调集上百门红衣大炮,没一座堡垒能扛得住。

    只是觉得费时费力,打下来的地方还得不到多少值钱的战利品。

    有这工夫,莫不如直接出兵入塞作战,打下一座济南这样的大城,那就啥都有了。

    在后方开垦大量荒地,并且证实此法可行之后,大清王师也就不会急于在入秋之际叩关了。

    以往都是缺粮才会叩关,从今年开始就不必如此了。

    只要有源源不断地人口输送到后方去,往后便会获得上千万人都吃不完的粮食。

    而且鉴于足智多谋的十四弟都没有讨得便宜,王师又亟需养精蓄锐,皇太鸡在今冬便不打算派兵入塞作战了。

    但并不意味着大清王师会吃饱喝足干待着,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

    一来是继续围困锦州,不能让祖大寿所部轻易获得蛮明援军的供给。

    二来是要护送辽西百姓迁往大清腹地,这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粮食产量。

    三来是要将位于辽西地区,诸多还打算负隅顽抗的堡垒悉数清除掉。

    在辽西这里做文章,大清所付出的代价远比在关内作战低得多。

    若能迁走十万百姓,便等于还能在后方开垦出百万亩荒地,等于在腹地重建了一个辽西。

    大清后方有的是土地,百姓们可以随便开垦,开得越多,收益便越高。

    接到圣旨的吴三桂没想到皇太鸡出尔反尔,而且反悔的速度如此之快。

    心里顿时感到很是愠恼,可又知道自己寄人篱下,身边又有杜度监视,完全没有自行选择的权力。

    离开宁远,去往他地,吴三桂害怕自己连兵权都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匪殿下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扶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