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那些尸体和爆炸的地点就是最好的参照物,倭军官兵仅仅从战壕里露出半个脑袋和一双双眼睛,在注视着下面的动静。
大家都在盼着早些黑天,因为现在满山都是横七竖八躺倒的“白银”,就等着他们往口袋里装了。
上峰的命令是天黑之后才能收敛尸体,所以足轻们即便心痒难耐,也只能暂时隐忍起来。
再说貌似山下的敌军还不甘心就此失败,立刻便要卷土重来。
那大家也不介意再往山上堆些“白银”了。
在倭军这边,鉴于其价格,清兵被人送绰号——“二百两”!
倭军官兵不知道就是这些傻乎乎的敌兵,怎么就能让明国邀约倭国出兵帮衬打击。
打死一个便能收获二百两白银,这在本土打仗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一个二百两!
一万个就是二百万两!
若是一直维持这个价钱不下跌的话,明年德川大将军还准许放开出兵规模的话。
只怕各地的大名挤破脑袋都要派兵来明国赚钱了……
今年的钱还没全到手,就开始想着明年的事情了。
没错!
上峰不让人说话,大伙的脑子可没办法限制。
有梦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起码可以让人有活下去的动力。
众人响应德川大将军的号召,外出打仗赚钱,实乃利国利珉之举也!
打死一个清兵,便可以孝敬大将军四十两银子。
对足轻们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贡品了!
前番在二龙山便打死三千清兵,等于向大将军进贡十二万两银子
弄得亲自带兵出战的大名们都很有成就感,对是役是无比的上心。
“注意!”
“上来了!不要走神!”
“小炮开火!”
“嗵嗵嗵……”
佛郎机还在冷却,这次就只能用虎蹲炮和百子铳来对付近距离的大股敌兵。
这里两款武器的射击精度并不高,好在是用霰弹攻击,可以形成较大的覆盖面积。
山顶的炮兵阵地在开火之后,便开始烟雾缭绕。
想要在装填之后再次开火,炮兵们还得转移位置。
虽然倭军是沿着山脊布设的一条防线,单座山头的纵深几乎为零。
但由于山脊本身就是蜿蜒曲折的,加之还有附近的山头可以提供火力掩护。
故而能用交叉火力来打击攻山的清军,对目标实施半侧向攻击。
阿部重次详细阅读了某太子提供的合订本,便让各部照此来构筑防线。
这种布置类似于欧式棱堡的防御方式,只不过将棱堡换成了山峦而已。
对于没有遭到清兵攻山的阵地上的倭军来说,在百无聊赖之余只能放两炮来解解手痒了。
实际上两侧山顶的倭军炮位的观察角度比正面更好,看得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