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停留点,刘军如霜打的茄子,一片萎靡。
士兵们低垂着头,脚步沉重拖沓,手中兵器随意耷拉着。
有的人眼神空洞,毫无生气;有的人满脸沮丧,不住地唉声叹气。
铠甲歪斜,军旗无力地拖在地上,往日威风荡然无存,只剩满心颓丧。
法正凑到刘备旁边,声音低沉:“连同沿途收揽的溃卒,现在我军只剩”
他伸出两根手指,再说不出话来。
足足损失一万人啊!
从春耕结束开始打,打到秋收结束临近冬季,一寸土地没得到,反倒损失一万百战老卒。
刘备手下姑且有两支“特种部队”
,义从和白袍军。
义从只剩一百多人,其中多数不能再参加战役;白袍军打得只剩三百人,陈庆之操练好新兵估计要等到一两年后。
刘备看着法正的样子,缓缓摇头:“胜败乃兵家常事,何须如此颓废?”
“黄巾起义时,我战刘黑闼,屡战屡败,然北海之战那厮仓皇逃窜徐州。”
“战争不会停止,乱世仍在继续。
下一场战役或许在我说完这句话后就会开始,哪来的功夫伤悲?”
“袁绍心腹大将颜良文丑死于云长之手,张合高览投靠于我,所剩不过小儿,何足为惧?”
“高祖屡败于项羽,终创大汉四百年基业;勾践受辱于夫差,终成春秋一霸之威名;重耳流浪于列国,终立晋国百代的霸业。”
“百折不饶,方不为人下。”
刘备面目泥泞,嘴唇干裂泛白,看起来狼狈至极,语气却不容置疑的坚定。
输,你知道上辈子我输过多少场吗?
跟上辈子比,这辈子都能说相当顺了,上辈子这会儿彭城郡都被曹操屠完了。
在刘备的激励下,法中眸中逐渐恢复色彩。
刘备漂泊一生,打过不少胜仗,败仗也吃过不少,屡战屡败就是他的代名词。
那又怎样?
汉中赢一场就叫曹操望着益州无计可施,到死不能实现统一。
古往今来没见过只靠君主便将国家治理好的。
只要能招揽足够多的人才,不管对手君主有多么厉害,他都能击败。
(刘邦给出一个大拇指)
他的仁义之名传播很长时间了,平原聚集着不少人才等待挑选。
人才库充盈起来后,还怕不是袁绍的对手?
我说白了袁绍是个屁啊,他三个儿子的确牛逼,可再牛逼也没有无敌的说法。
谁管你什么牛鬼蛇神,挡我匡扶汉室,统统砍死。
刘备给法正打气的同时,也在心里劝慰自己。
他很清楚,这场败仗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他听陈群、长孙无忌的话,早早收手,这一万士兵就不用死。
再极端一点,不管公孙瓒死活,春耕结束后选择提兵徐州,说不定现在他已经拿下徐州了。
但是,这是刘备吗?
击掌约定的誓言,说违背就违背?
从一介白身提拔至青州刺史的恩情,说不还就不还?
重来一次,刘备还要打,但他希望自己能打得更聪明一点。
如果不贪甘陵这片土地,而是走东光重光与公孙威会合,结果是否会大有不同
这种情况下,如果袁绍施压于平原,该如何抵挡
刘备就这样推演在脑海中推演着沙盘,不断复盘操作。
他不得不承认,重活一世后匡扶汉室难度倍增。
成大业的路子本就万分艰辛,一招不慎便满盘皆输,讲原则、重道义,更是让这条路险上加险。
【刘备突破极限,智力+1,当前智力87】
【刘备突破极限,智力+1,当前智力88】
远在荆州的孙策间隔一个时辰收到两条通知。
刘备想着想着,疲倦如潮水般袭来,不自觉陷入沉眠。
等再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正午。
眼前不是荒芜的平原,而是装饰精良的木雕。
见刘备苏醒,为其疗伤的安道全急忙派人传唤。
不多时,一名国字脸将领进入:“末将黄权,奉张司马之命,特来迎刘安东回平原。”
刘备意识尚未完全苏醒,怔怔地看着黄权:“公衡好久不见。”
“安东将军?”
“啊,没事。”
刘备摇摇头,迫使自己清醒起来:“还有多次时间到平原?”
“回将军,两日后就该到了。”
黄权恭敬答话,既不谄媚多语,也不故作姿态。
刘备咳嗽两声,伸出一只手抓住黄权:“你派人通知叔大(张居正表字),紧快为战死士卒放抚恤,伤残者返乡、安置金一分不能少给,赋税上要照以往的规矩给予优惠,财政上有压力要马上告诉我”
刘备滔滔不绝地讲着,黄权不时点头,直到最后,他才轻笑道:“将军请放心,这些张大人都已考虑在内。
他来前特意嘱咐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