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意为安定人民生活、安抚人民。
刘备觉得此号再适合石达开不过。
他的志向就是让天下百姓过好日子。
武有韬略,政可治民,心怀天下,怜悯苍生,百姓敬服,不可谓不英雄。
像石达开这般文武双全的将领,其实十分适合坐镇一州。
身为刺史,肩负保境安民之责任,在乱世中没有一定的军政能力是不行的。
刘备委任的刺史有青州徐庶、徐州范仲淹、豫州李靖,荆州关羽,尽管能力有差异,但他们平时的表现都证明了各自皆具有一定的军政能力,足以托付大事。
严格来说,坐镇一方的这几人同样可称之为“主公”
。
倒不一定非得文武双全,手下能补充也行,不过并非人人都能虚怀若谷,手握决策权的领导能力还是越强越好。
刘备表奏石达开后,北海国相刘恒依照规划的城市布局,为其挑选了一处风水宝地作为安民将军府。
这天,石达开和黄玉昆正在府中商议练兵事宜,旋即有仆从通报府外有一名壮汉求见,自称是什么使者,但衣着破烂,委实没有牌面。
衣着破烂的使者?哪个势力这么穷酸再者,真要出使的话,找主公啊,找我干嘛。
黄玉昆说道:“可能是刺客,你小心一点。
待会儿我持刀侍卫左右。”
满腹疑团的石达开请他进来,见他风尘仆仆,便令下人为其做饭,又赠与他衣物,将壮汉感动得稀里哗啦的。
壮汉跪在地上,叩道:“俺是黄天圣王(方腊)手下大将吴广的亲卫。
之前俺们将军和曹操作战,被打败,那时后路被断,我们只能往别处逃。”
“逃到黄河以北,进入了冀州境内,本想着绕路回到圣王麾下,不曾想,曹操于各大道路设置关卡,俺们始终无法返回,索性在冀州占山为王。”
“之前袁绍忙着跟公孙瓒、匈奴人打仗,没功夫大规模清扫手下山贼,俺们也低调,因而得以保命。
可现在,随着战争频率、规模减小,袁绍越来越侧重内部,俺们眼看着要被袁家人处理掉了。”
“吴将军不喜欢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可黄天已然失败,环顾四周,吴将军觉得只有翼王您可信。
俺们实在走投无路了,听说左将军和袁绍和曹操是盟友,可不可以请您帮我们,把我们接到青州。”
说到这儿,壮汉泪流满面:“俺、俺好久没见俺婆娘了,俺想她!”
石达开听罢,亦泪流满面,说道:“天下大乱,白骨露于野,民不聊生。
值此之际,我自然能帮一人就帮一人。”
“我这就向左将军请命,一定会将尔等平安接到青州!”
石达开起身欲走,黄玉昆却拽住他,问那壮汉:“你们到了青州,是想在左将军麾下效力,还是回兖州去?”
方腊当初在兖州起义,手下自然都是兖州人。
壮汉本是农民,没有心机,老实答道:“大多数人都想继续追随吴将军,没有人不想家的。”
黄玉昆附耳石达开:“左将军向袁绍要人,怎么着也是欠一个人情。
人情欠下了,却没有获利,青壮们都想回到兖州,强留不得,我觉得这不划算,会让左将军吃亏。”
”
咱们做臣下的,不该为主君添麻烦。
“
石达开则答道:“这是为百姓牟利的事情,我相信主公一定会答应的。”
说罢,石达开便启程去往左将军府。
府中,刘备正在与刘恒聊天。
刘恒身后站着两人,是刘备离开期间他提拔辅佐自己的手下,一人是宴会时登场的脂习,另一人令刘备颇为惊讶,居然是赵构。
当初刘备第一次帮助公孙瓒,与郭威合力攻袁,作战时赵构被赵云挟持,大骇,因而投降,后奉刘备命劝降王韶,却没有成功。
刘备见过他,生得雄壮,箭艺不错,可“三矢一连中”
,政治能力同样优秀,在农业、商贸等领域皆有不俗见解,论能力当个郡守绰绰有余,坏就坏在了骨气上。
刘备觉得他不适合做战将,返回青州后任他为一县之长,后续便没有关注。
通过与刘恒交谈,才得知其这几年政绩显着,遂被刘恒征辟。
刘备暗示刘恒赵构没骨气,不可重用,刘恒多聪明一人,马上表示明白。
二人交谈已有数个时辰,刘恒跟刘备讲在他出征在外时内部生的诸多事情,所谓的危机爆了不少,有内政方面的,也有派系之间的,但都被众文臣有惊无险的解决。
聊到如何平衡派系时,刘恒的见解令刘备刮目相看。
他原本便有提拔刘恒以补充张居正过分强硬短板的意思,见此情景,心中更加坚定,说道:“贤弟腹有韬略,何不入兄府中任职?有此职务,平衡各方派系时也更方便。”
“至于北海国相一职,可由脂习接任。”
这时,石达开入府,向刘备阐述了壮汉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