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深叹了口气,面上呈现几分伤痛。
“让他们进来。”
这几个官员最是难缠,要是推脱不见,他们肯定不会罢休,说不定会说服更多官员前来纠缠。
只能打起精神应付他们。
楚公公见皇上没让他退下,便老实的站在皇上身后,等下皇上要舌战群雄,关键时候他给皇上帮腔一两句,也能将功补过。
小太监应声退下后,以张大学士为首的几名官员心急火燎地走进来,行礼过后张大学士便迫不及待道。
“皇上,臣听闻孟宰相被匪寇杀害,现在人头还悬挂在匪窝入口,实在是义愤填膺,怒火中烧。此等匪寇不除,朝中人人自危,臣等几人请求皇上即刻派出武将精兵,剿灭匪寇,为孟大人报仇雪恨,还朝廷安宁。”
其他几位大人异口同声道:“为孟大人报仇雪恨,还朝廷安宁。”
皇上心中非常不悦,面上却沉痛道:“孟爱卿惨死,朕比各位更加心痛。孟爱卿对朕忠心耿耿,对朝廷鞠躬尽瘁,闻听匪寇之事主动请战,明知不可为而为,虽死尤荣。朕失孟爱卿,不亚于失之臂膀,身心俱痛……”
每回官员对皇上派孟行渊剿匪之事质疑时,皇上都会推说是孟行渊主动请缨,如今孟行渊已死,他为了推卸责任,更是要将此事坐实。
众官员不解皇上为何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作回应,反倒对孟行渊怜惜心痛起来。
要真在乎孟宰相,纵是孟行渊主动请缨,皇上都不会答应让他前去,或者早就将他召回了,如今人死都死了,再怜惜心痛还有何用?
可这话他们只能在心里想想,绝对是不能说出来的。
何况他们与孟行渊同僚多年,兔死狐悲之下也对孟行渊深表同情,如今皇上主动提起,能为孟行渊死后争取点好处,也算对得起他们同僚一场。
孙太常与孟行渊平素关系最好,他第一个开口道。
“孟宰相忠君爱国,矢忠不二,如今为了剿匪身首异处,虽剿匪未成,然忠心可鉴,臣认为可追封孟宰相为护国候,其女惜嫔可再晋一级位分,其子孟青玉赐入国子监。”
其他几个官员听完都认为孙太常简直是痴心妄想,后面两条还勉强有希望,但追封孟宰相为护国侯,显然不可能。
护国侯可是要对朝廷做出巨大贡献的,孟行渊只是去剿匪,况且并没有成功剿灭匪寇,怎么可能得此殊荣?
但皇上面色悲痛不似有假,闻听此言亦是温和地看向其他大臣:“其他爱卿认为呢?”
皇上这态度好似并未生气,难道皇上也有此意?
其他官员左右顾盼,猜不透皇上的想法。
横竖是孙太常先提出来了,孟行渊平时与他们关系都还可以,死者为大,就尽量为他争取点利益吧。
想到这,张大学士大着胆子道:“臣附议。”
剩下的官员也硬着头皮跟着道:“臣等附议。”
“呵,护国侯?”皇上嘴角干笑,眼底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