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卫军使者抵达蛤仔难社时,噶玛兰人的几个头目发生了争执。一个汉名为曾振山的噶玛兰头目对形势看得比较清楚,主张降卫,倚岕兴雄本人却不赞同,笑着对众头目说:“全靠东宁给了咱们港口、教会咱们煮盐和种蔗,咱们的日子才能如此兴旺,岂能背信弃义投降卫国且听说那卫国只会在陆地上打来打去,水师远不及东宁,若让东宁得知咱们降卫,恐怕好日子便到头喽!且我与赛考列克人大首领优绕干臣早有守望互助的盟誓,有他相助,何惧卫军”赛考列克人是分布在台湾中北部山区的泰雅人的一支,泰雅人又称黥面番或王字头番,族人喜欢穿镶嵌着贝珠的衣服,作战十分骁勇。听说有优绕干臣相助,众人胆气不由一壮。
因为靠着港口,且领地位于沿海平原,倚岕兴雄汉化程度较高,知道“两国交战,不杀来使”的道理,客气地拒绝了韩王的使者后,整军备战。
一万五千卫军与噶玛兰人、赛考列克人的四千联军交战于蛤仔难社。罗卜藏和硕奇惊讶地发现这些番军不仅有皮甲,而且还装备有从红毛夷人手中购得的火铳。不过,仍然不是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的卫军对手。交战时,赛考列克人从台北山区呼啸着冲杀而下,但在卫军密集的火铳和弓箭面前,这些泰雅勇士成片倒下。不过半日,战斗便宣告结束。卫军杀死了赛考列克人首领优绕干臣、噶玛兰人首领倚岕兴雄,歼灭番军三千余人,剩下的番军在噶玛兰人头目曾振川的带领下投降。为了千金市马骨拉拢更多的部落投降,罗卜藏和硕奇委任曾振川为噶玛兰头人的首领、给予七品知县官职,命其招抚哈仔难社、哆啰满一带的噶玛兰人、阿美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