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整编正规部队都拉到了泉州,而整个闽中却稳如泰山!
都知道他102集团军装备是最好的。可他的报告却大量裁减了中火力,军舰,飞机等重装备。
听说这次列装的大多数都是自主生产的,那我想问,他原来的装备呢?
我们的确接收了一批装备,可那都是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
他的大口径,重火力呢?
一门都没有漏出来,我不相信什么二战预备防守准军事化武装需要用到一个最庞大时期的数百门重炮。
他说他现在列装的大小各型火炮不超过两千,并且不会随意扩大规模。
这我信,因为他原来的规模压根就没有裁!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今天的行进队列可是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一支如此规模的正规军,我看到的不是什么退步,而是涅槃重生!
虽然目前看来他们的队列练得不怎么样。
可是当我仔细留心,我发现他们不管是动作,还是这种队列的意义,都不是现有任何一支部队该有,会有,能有的。
他们这套行进队列规则,完全就是他所谓把旅模块化的具象体现。
你想想,当他们的士兵全部具有模块化意识后,每个士兵知道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每个模块专门负责一项进程的技能运作。
他这所谓的模块旅,重点不在旅,也不在模块本身。
而是在于快拆快组。
任何一个军事指挥官都可以根据自己手上现有的模块,形成扬长避短,局部击火,形成某个节点的绝对真空状态。
战场上一旦出现真空,那简直就是给敌人留的后门!
即便他的一个模块旅打残,打废了,只要还剩得有那么一两块,他又可以再次在战场上形成相对的真空节点!
而且,他虽然没有说,但是我却看明白了,一个模块旅压根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作战,他理想中的作战单位。
现在的模块旅,只是保证一个旅有全套的进攻和防守手段罢了。
他秦晋想打的,是将模块旅叠加形成一加一等于三四五六七八的效果。
宋主任,你想想,鬼子一个最新式的甲等混成师团如今加强火力了也才110-150门各型火炮,250门各型号迫击炮。150挺左右的重机枪火力。
就这火力,我们最新装备的中央师,起码得拿三个师才能和鬼子保持平衡。
可他一个模块重炮营就100门远程火炮,鬼子火炮是分开的,可他的火炮是集中的,一轮集火下来,谁顶得住。
一旦打大规模会战。
他知道集中两到个模块旅,300门远程重炮,直接就是挨着阵线犁一边!
一遍犁完,混成炮营压阵,接着便是上万名跑得跟摩托一样的步兵打扫战场。
如果用常规对敌手段,我可以说没有哪支部队愿意这么被人吊着打。
这就是他非要练模块化的原因。
因为这样的配置,一加一他就不等于二!
他追求的就是速度,集火,然后打扫撤退,压根就没有想过一年半载的长期对峙。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