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天柱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另一股力量正在悄然崛起,甚至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那是由无数极为细微,但数量无比庞大的光丝汇聚成的洪流!
这些光丝,来源于那些,曾被龟太郎施展“启智”神通,点化开蒙的众多小妖们。
这些小妖,资质普遍低下,修行艰难,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处于妖族的最底层,懵懂混沌。
龟太郎的点化与传道,对他们而言不啻于开辟了新天地,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意义。
他们的信仰或许不如妖王们那般蕴含强大的力量和理解深度,但却格外纯粹、炽热,充满了最原始的感激与依赖。
因其数量成千上万,远超妖王直属部众,聚沙成塔,汇流成海,他们所贡献的信仰念力总量,已然变得极其可观,那汩汩而来的力量,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成长的渴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36章云台悟信仰,凡兽亦有向上心(第2/2页)
但更让龟太郎感到震惊乃至愕然的发现,接踵而至。
当龟太郎将心神更加沉浸,循着那因果线向最细微、最遥远的末端感应时,他“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那些龟太郎当初讲道之时,因其毫无灵性、愚昧无知,甚至只凭本能行事,而未曾浪费神通道力去点化的、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
——凡兽。
这些兽类,飞禽走兽,游鱼爬虫,绝大多数甚至连靠近石像的资格都没有。
它们或被强大的妖兽气息震慑,或因本能地避开陌生事物,只能远远地、偶然地望见那矗立在部落中心或山巅林间的奇异石像,龟太郎的石像。
然而,就是这远远的一瞥,那石像的形态,却以一种它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烙印在了它们单纯近乎空白、薄弱无比的灵魂深处。
紧接着,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龟太郎通过一尊位于密林边缘的石像,清晰地感应到:
一头刚刚经历厮杀、侥幸逃生、浑身伤痕累累的普通斑纹妖虎,蹒跚着爬到石像远处的一块岩石上,望着石像的方向,竟本能地匍匐下来,喉咙里发出低低的、痛苦的呜咽声。
那呜咽声中,竟夹杂着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祈愿。
一种对生存、对力量、对解脱痛苦的最原始渴望!
又一只被天敌追捕、惊慌失措的雪兔,逃窜中偶然瞥见林间空地上的石像,那一瞬间,它简单的脑子里仿佛捕捉到了一丝奇异的安全感,竟下意识地朝着石像的方向拜了拜,然后继续逃窜。
一丝微不可察的祈愿念头,也随之飘来。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的凡兽,在它们懵懂的生活中,在面临恐惧、痛苦、饥饿、求偶、生存的种种本能挣扎时,只要它们曾见过石像,便会无意识地将那石像的形象与一种模糊的“希望”、“庇护”、“强大”的概念联系起来。
它们不懂何为修行,何为信仰,却会本能地朝着石像的方向,发出最原始的祈祷和膜拜!
这些祈祷和膜拜所产生的信仰念力,单个而言,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尘埃还要渺小,混杂着混乱的兽性本能。
但是,它们的数量太庞大了!
庞大到远超小妖的数量级,那是真正意义上的亿万之众!
无数如此微弱的念力,通过那无所不在的因果线,丝丝缕缕地汇聚而来。
初时如雾,渐而成溪,再汇成河,最终,竟也形成了一片浩瀚无际、虽略显浑浊却无比广阔的信仰之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