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完全不成正比。
灵性蒙昧难启:许多拥有特殊形态或天赋的妖类,灵性却极其低下,懵懂混沌,只知凭本能行事。
强行“启智”耗费道力巨大不说,效果也远不如那些本身灵性就接近临界点的目标。
如同对着一块顽石讲经,事倍功半。
潜力有限:有些妖类看似凶猛,实则血脉潜力早已被锁死。
比如一头体型庞大的岩甲巨蜥,防御惊人,但龟太郎能清晰感知到其血脉深处早已固化,缺乏向上突破的“活性”。
点化它,最多是让它战斗更聪明些,却无法改变其生命形态的上限。
一次次的探寻,一次次的失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58章妖师之道:良才难觅(第2/2页)
龟太郎站在一处废弃矿洞的入口,看着黑暗中窸窣爬行的、形态扭曲的矿石蠕虫,绿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了然。
龟太郎盯着那些形态各异的蠕虫,绿豆眼里的光暗了暗。
那丝疲惫并非来自体力,而是源于一种漫长等待后的倦怠。
龟太郎守在这矿洞外已近三月,从最初的期待到如今的平静,早已将这些蠕虫的习性看了个通透。
而那份了然,则像是沉在水底的石头,清晰得能数清表面的纹路:
这些蠕虫,终究只是寻常妖族。
“良才……可遇不可求啊。”
一声喟叹从龟太郎喉咙里滚出来。
龟太郎想起数月前,初见玄蚼时的震撼。
那只本体同样弱小的虫类,却有着琉璃般的甲壳,能吞吐土脉中的精元,甚至能在天劫余波中逆势进化,那双初生的复眼亮得像淬了火的星辰,满是对世界的好奇与冲劲。
那时的玄蚼,是天地间最耀眼的光。
龟太郎望着洞深处那些仍在盲目爬行的矿石蠕虫,心中愈发清明:
“玄蚼之遇,哪里是偶然。”
“玄蚼之遇,实乃天时(天劫毁灭之力刺激)、地利(无名岛特殊环境)、人和(我恰逢其会)三者齐聚之造化。强求不得。”
这份认知,并未让龟太郎沮丧,反而更加清晰地,定位了自己的“妖师”之路:
“广撒网,重点捕捞……”
龟太郎将这六个字在心里默念了一遍,绿豆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对那些像矿洞蠕虫一样的普通妖族,不能因其平凡便弃之不顾。
它们或许迟钝,或许孱弱,可一旦启了灵智,便如蒙尘的石子,虽成不了宝玉,却能垒成高台。
龟太郎要做的,便是走遍山川湖海,将“启智”的法门化作春雨,洒向每一个角落。
教它们辨认灵气,教它们克制凶性,教它们抱团取暖。
久而久之,这些被点亮智慧的妖族聚在一起,便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而这股势力汇聚的气运,又能反哺更多妖族,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
而在这万千妖族中,总会有那么一些“稍显不同”的存在。
或许是一只比同类更快学会吐丝结网的蜘蛛,或许是一头能听懂山风语言的狼崽,它们未必有玄蚼那般逆天的根骨,却在某一方面透着机灵与韧性。
对这些“潜力苗子”,便要多费些心思。
暗中观察它们的品性,在它们遇到劫难时悄悄推一把,在它们迷茫时用只言片语点醒,将它们聚拢在身边,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