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体系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各类电子元器件或是电路板什么的,功能上看起来可能大同小异,但制作工艺什么的,完全是天差地别。
万能的源石赋予了泰拉工业无限的可能,使得他们在对电学、原子能和电磁波等事物的理论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个别工匠的‘俺寻思之力’,就可以锻造出精密的源石电子产品。
但同时,因为理论认知的匮乏和源石技艺千人千艺的特性,导致许多精密仪器的锻造工艺成为了一家之术,根本没有向外推广传播的可能,给泰拉工业的展,尤其是精密电子行业的展,加上了沉重的枷锁。
(粥官方剧情里存在着大量无法复刻的工艺产品,可能就是源自于这个原因。
作者也是基于这一点,做出了这种设定。
)
毕竟,和炼钢和刀具铸造这类相对‘粗制’的工业技艺不同,若想制造精密电子仪器中的元件,对尺寸的误差要求,有时候会达到微米,甚至是纳米量级。
这样夸张的精度要求,单靠普通的人力或是机床之类的东西,根本是不可能车得出来的。
而对于理论知识贫瘠,工业机器大量依靠考古仿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泰拉人来说,他们是造不出光刻机或是纳米压印模板这样的器件的。
更别说源石这种物理特性都不清楚的诡异复杂材料,加工难度不知道比我们现实的硅片高了多少倍,就算有光刻机,估计也是没法造源石版本的芯片的。
基于这种时代背景,加上乌萨斯的源石科技一直走的‘力大砖飞’路线,不像哥伦比亚那样有一堆先民遗迹可以研究学习。
他们想生产制作那些精密电子仪器的组件——比如源石芯片什么的,就只能依靠那些‘天赋卓越且经验丰富’的大师级工匠了。
而泰拉人的源石技艺向来千人千艺,对使用者的天赋有极强的依赖。
虽然大部分泰拉瑞都可以通过后天学习的方式掌握一些新的源石技艺,比如冰冻或是灼烧相关的源石技艺。
但多数也只是拿来冷藏或加热罐头的程度而已。
这类所谓加热灼烧和冰冻的法术,究其本质,不过是对温度的掌控,也是就是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这种操作别说有能力沟通源石的泰拉人了,现实中的我们如果想‘操控温度’,都可以通过钻木取火、摩擦生热这样的方式来达成这个目的。
简单的‘掌控温度’,从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不过,哪怕是‘掌控温度’,如果想更进一步,比如凝结冰盾或是火焰风暴这种操作源石大量且快地吸热放热的源石技艺,都需要霜星或塔露拉那样的天赋才能做到,煌的热血升温法,都算是‘技艺高’。
可见源石天赋这种东西,对于泰拉人释放源石技艺,有着怎样巨大的限制。
知识和经验可以通过后天累积,而源石天赋却基本由个体的先天因素所决定。
没有足够的天赋做支持,不管知识和经验再怎么丰富,有些源石技艺也注定释放不出来的。
更进一步的例子,比如塞雷亚这位莱茵生命的防卫科科长。
虽然也算得上知识厚重,但莱茵生命之内比她学识渊博的,肯定不在少数吧?但钙质化的源石技艺,也只有她一人掌握而已。
操作空气中的钙元素并基于其合成更加坚硬的化合物,这种手段,往高了说,已经是操作化学键的程度了。
而放低一点,那也是通过精密的吸放热和微粒操控力来合成化合物的。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塞雷亚源石技艺的复杂和精密程度,可见一斑。
而莱茵生命这种哥伦比亚大企业里都只有塞雷亚一人会这种操作。
那她的源石技艺,在泰拉大陆怎么也算得上百万里挑一了吧?
塞雷亚的源石天赋尚且如此稀有。
‘徒手’制作高精度的源石电路板,蚀刻微米甚至纳米精度的源石回路,这种级别的源石技艺操作需要的天赋,应该也不比塞雷亚的天赋来得常见。
用那些‘天赋系统’的小说来讲,怎么说也算是s以上,万里无一的级别了。
更别说这种精度的蚀刻技艺,除了天赋以外,熟练度也非常重要(不然手一抖不就寄了一个芯片),可想而知这种大师工匠,在泰拉大陆上是多么稀缺的存在了。
基于以上原因,乌萨斯在高精密电路板的生产上面,性能什么的或许算得上强大,产能实在是低得可怜,只能勉强满足他们的一些核心机密设备而已。
民用市场以及军用制式装备里,相关器件用的都是其他国家的产品。
所以,经过艾丽丝关于该产品制作成本、效能以及生产度的一番详细讲解(塔露拉自然没那个知识底蕴讲解这些),列夫子爵也是瞬间意识到了塔露拉手中这个‘缝合怪’版本的电子电路板,可能具备怎样巨大的商业价值了。
尽管性能上算不上突出,甚至连乌萨斯目前自制的大部分晶体电路都要弱上一筹。
但单论一个成本和产能,就算是潜力无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