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越说越不像话,忙伸手将王父拉住,陪笑道:“让夫子看笑话了,我家这口就喜欢瞎说。是官府发了神药,让大家撒在田里,才有这样的收成!”
朱熹心中一惊,还真是刘珩说的那样?
“可是村里每家每户都这样?”朱熹不甘心的向王母确认道。
王母点点头:“是啊,家家户户收的麦子都把屋子堆满了!比我们家收的多的人家,村里有的是!大家都说多亏晋王,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了!再也不怕吃不饱,饿肚子啦!”
朱熹呆在原地,久久回不过神来。
王母见朱熹半天不说话,想了想,还是开口问道:“夫子,你也看到了,如今我们家也不缺吃的。你就让我家大儿子还在晋阳读书吧?行不行?”
“行!当然行!”刘珩大笑道。
王母见刘珩十分年轻,不由得狐疑道:“你也是学院的夫子?你说话算数不?”
关健翻了个白眼,大声道:“大娘,我家少爷说话,可比那个老夫子顶用的多!在并州,我家少爷的话,比谁的话都好使!”
王母也翻了个白眼:“你这后生,就知道瞎说!说的跟你家少爷是晋王似的。切!”
“嘿!”关健瞪着眼还想再说,却被刘珩伸手拦住。
王有路见家中确实不再缺吃的,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看向刘珩的眼中满是感激。
若是晋王能荣登大宝,那天下百姓就再也不会饿肚子!
王有路心中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倍用功读书,回报刘珩!
朱熹也是叹口气,转身面向刘珩,恭恭敬敬的拱手行礼。
“是老夫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