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炉童子占了平顶山,化名为“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各持诸多法宝,和孙悟空赌斗,阻挠唐僧师徒取经。
然而,世事轮转,因缘际会。
如今,他“金蟾大王”占了“金炉童子未来的名号”,化名为了“金角大王”,在下界也颇有名气。
那这金炉童子,以后未必叫金角大王了。
不过,名号这东西,在这三界之内,亦讲究一个先占者得!
名号这东西,就和“商标”一样,谁先注册了,那就是谁的。
“商标”被抢先一步贴上了,任你根红苗正,也难免沦为后来的“山寨”。
眼下的情景,便是活脱脱的:
“李鬼撞上了李逵!”
“假金角大王”,狭路相逢“真金角大王”!
然而,名号之争,说穿了也是名望之争。
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撞了名号也不可怕,谁的名气小,谁尴尬。
谁声名显赫,谁法力高强,谁便是世人公认的“金角大王”!
名气小者,自然黯然退场。
避其锋芒。
……
当然了,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其实可能是“没有角”的,这只是他们的“化名”罢了。
金角大王(金炉童子)和银角大王(银炉童子),本来就是太上道祖宫中的仙童,不是下界妖魔。
在《西游记》原著描写中,都压根没有提到他们头上有“角”。
金角大王是:“头上盔缨光焰焰……圆眼睁开光掣电,钢须飘起乱飞烟。”
金角大王,其形容威猛,然无角之描述。
银角大王是:“头戴凤盔欺腊雪……容貌英俊,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
银角大王,亦是仪态非凡,却无角之踪迹。
反观那青牛精,原著中明明白白写道:“独角参差,双眸幌亮。顶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
青牛精的角之存在,一目了然。
那么,金角、银角之名,究竟缘何而来?
细究之,金角大王之“盔缨为金”,银角大王之“盔缨为银”。
“角”的由来,是指的是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头盔上高高竖起的“盔缨”,这些装饰远看起来,如有角耸立。
金角,银角故此得名。
“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名号就如同“黄袍怪”一样。
奎木狼者,本为天界星宿,因情思凡,下界为妖。
其身着一袭黄袍,故而被唤作“黄袍怪”。
黄袍怪“并非真是黄袍成精”,只是他穿了一袭黄袍罢了,故此被世人唤作“黄袍怪”。
此几者之名,皆属虚妄之设,以“表象而蒙人耳目,使人难辨其真身”。
其实,这些天界的神仙、童子、坐骑下界,大多都会改头换面,重新换了一个面目。
当年,孙悟空被太上老君掷入八卦炉中
